请输入关键字

无微不至——尹思文作品展

时间:2022-05-06

尹思文

尹思文,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硕士学位,导师刘刚。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务部,三级美术师。在校期间,曾荣获中央美术学院“衣恋”奖学金,参加中央美术学院“足迹·青春”创作展,获集体创作一等奖,在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十二届画室开放日中获得“艺术探索奖”。曾在《美术大观》《中国美术报》等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和作品。

艺术家访谈

此次线上展览是对我近几年创作的梳理,作品呈现了我两个时期不同面貌的作品。第一个部分呈现的是我在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读研期间创作的《点》系列和《绝对中心》系列作品。第二个部分呈现的是2017年至今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期间创作的《无微不至》系列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虽然面貌不一,但都是我的实验性绘画创作的延续和发展。

《点》系列是我对绘画本体语言中结构和色彩的初探,不同于写实性绘画对于具体物象的描绘,我试图将我的创作抽离于具体物象,模糊抽象与写实的边界,以形式和色彩的交织作为画面主体,构建平面性绘画的新秩序。

点-1 布面丙烯 150×150cm 2016

点-3 布面丙烯 150×150cm 2016

《触不可及》系列作品是《点》的延续,是我对周边环境观照和自我身份的提问。画面中结构和色彩的不同组合,不是视觉样式的简单延续,而是在理性的绘画形式中营造更具有视觉延伸性的虚象空间。

触不可及1 布面丙烯 40×40cmx3 2018

《绝对中心》作品是以“点”为元素创作的系列作品总结,通常观众容易被绘画的内容吸引,但是忽略了绘画中材料性、色彩、节奏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就是绘画本体语言的价值。此作品也反映了我对“绘画”和“反绘画”矛盾问题的深刻思考。

绝对中心 布面丙烯 240×240cm 2017

绝对中心系列 布面丙烯 160×180cm×3 2017

展览的第二部分以《无微不至》系列为主体,这批作品是以“线”为元素进行的创作。线条丰富的变化来自于画面底层丰富的色彩变化,同时底层的情绪与表层线条的疏密构成新的画面。这是对抽象的理性与感性关系的探索,作品的背后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和看待世界的态度。在《点》系列和《无微不至》系列之外,《time is working》 是“点”“线”“面”形成的不同场域所带来的不同情绪的表达。“绘画的行动”和“行动的绘画”彼此契合,凸显了绘画语言的个性表达。  

无微不至1 布面丙烯 120×80cm 2021

《It‘s Up To You》反映了每个艺术个体对于历史的审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猜想。空间的转换、多媒介的介入使画面呈现出更多表达的空间。风景系列作品是以“风景”为题材进行的纸上综合材料创作。画面对现实的风景进行了理性化的处理,使风景从“观看”走向“再造”。艺术作品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和文化背景。作为青年艺术家,我愿意以自己的“乐观”心态介入艺术活动,通过作品构建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创作出更具有探讨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

It's Up To You系列 综合材料 尺寸不一 2017

我的作品在近几年表现为对绘画基本元素的再探讨,在绘画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的今天,对于艺术本体语言的探讨极具意义,它反映了这个时代中个体对于艺术世界的实验,反映了艺术家对于历史的审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展望。这种怀疑、不确定性的表达,给予艺术更多表达的空间,抽象绘画中空间的转换、多材料的介入更像是艺术家对艺术世界的开拓与猜想。

看得见的风景 纸本丙烯 35.5×28cm 2021


师友评论

初次看尹思文的作品,第一印象是属于理性的几何抽象。他的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这与他在美院第五工作室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第五工作室时期的创作是围绕着绘画的本体语言进行的,就是运用纯粹的点、线、面和色块来表达抽象的节奏,在一个非常平面的绘画中寻求丰富的变化。

我们从“无微不至”系列作品中可以发现他个人语言表达上的成熟,呈现的画面已经摆脱了一般抽象绘画风格的语法的控制,找到了自由表达的方法与面貌。

他的作品把自己很激昂的情绪,隐藏到看上去非常有规则性的线条之下。线条丰富的变化来自于画面的底层的深浅与色彩的强烈与否,同时底层情绪的激烈与否也直接影响到表层线条的疏密与取舍。他通过抽象的理性与感性关系的探索,力求表达他内在的性格、情绪以及看待世界的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特别重要特点。

抽象绘画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话题。每个人都会有愉快、压抑或痛苦的经历,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终极追问。尹思文的绘画将人本能的情感作为绘画的的底层,将哲学的思考作为绘画的表层,看起来是感性与理性关系在绘画中的呈现,我觉得这正是对人类思考与实践永恒课题的探究。

—— 谭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无微不至2 布面丙烯 100×80cm 2021

尹思文,我认为在当代艺术领域是一位非常有潜质和能力的青年艺术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具有当下新一代艺术家的对当代现实思考认识的特有理念,同时也具备对传统与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其画面风格在已具有的学院学术体系之中不断大胆地展现出突破与创造的新探索新语汇,挑战着其自身以及观者对艺术的感知力与理解力,形成了带有很强的视觉辨识度、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绘画语言样式。

无微不至7 布面丙烯 120×80cm 2021

尹思文的创作在2013年时还明显带有“新现实主义”倾向,作品以具象的描绘为主。此时,尹思文的作品题材涉猎十分广泛,人物、动物、风景都成为他探索的对象,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他在不同的题材之中使用着不同的艺术语言。他在人物画中追求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试图营造一个多重维度的精神世界;在动物画中则以坚实的现实主义技法突出内容的饱满性;而在风景画之中,又显露出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探索,他将风景简化为线与面的构成,但保留色彩的具象倾向,仿佛在为之后创作的抽象系列作品作实验性的铺垫。从这些前期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处于学业中的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和探索实验的过程,尹思文在不停地思考、实验、创作,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不囿于任何题材与技术,体现出一个对艺术有无限激情的青年人最可贵的执著。同时,在这条充满激情与热忱的探求道路上,我们亦看到了一个富有才华的艺术家的无限可能。

自2016年起,尹思文的艺术迎来了新风格,他开始抛弃从前已相对娴熟、精湛的写实技法转而走向抽象的语言世界之中。可以看出尹思文作品中的抽象语言不是毫无来由的误打误撞,而是根植于美术史脉络的经过反复思考之后的有意选择。作品《两页蓝》中极简的构成和单纯的色彩铺陈,令人立刻联想起蒙德里安笔下的抽象规则;而带有醒目光晕的《再造》系列,则体现出瓦萨雷利“光效应”绘画对其的影响。在《再造》系列的画面中,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几何形画面,造成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中产生眩晕的光效应现象和视觉的幻觉,那些带有刺激神经性的光斑,成为艺术家利用光来作为干扰观者和环境的手段,造成观者的视觉感受蔓延到了触觉的临界点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再造》系列中,尹思文有意在充满秩序感的“光谱”中加入或零星的、或成排的“异化”的造型,这一处理既打破了原有界面的规则性,给人以视觉的觉醒,又打破了瓦萨雷利艺术语言对艺术家创作的束缚。因此,尹思文的抽象艺术虽然深深根植于艺术史的脉络,但在创作初始便明确要与之拉开距离,这种距离即是自身的突破,这种突破即是最有力的创新。

尹思文的抽象艺术还仅仅是个开始,未来之路艰辛而漫长,但如果他能始终保持现在这种勇于实破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他未来的当代艺术之路将会无比辉煌,这也是我对他的期待!

—— 刘刚(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油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

无微不至6 布面丙烯 30×80cm 2021

尹思文最近的新作是线的系列,之前他画了很长时间的点的系列,这两个系列并不是传承和重复抽象艺术诞生之初的经典概念“点线面”,而是在原初简单的图式限定中,锤炼和纯化自己的抽象语言表达能力,他的作品也呈现了对这种语言的精准把控和细腻传达的素养,抽象艺术语言是通过长时间自我修炼和人生积累而自然生成的,思文还年轻,路很长,期待他超越经典,把自己对当下社会文化和艺术的体验和认知,转化为艺术的观念并注入独特的语言中,给未来的抽象艺术带来生命活力。

—— 孟禄丁(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触不可及3 布面丙烯 50×140cm 2018

在那些富有“光效应”属性的视域中,圆和方的基本元素构成了观看的基点,引导着视觉随着某种内在的逻辑构成着艺术的语法,这种语感和语汇正是尹思文作品的特别之处。尹思文的创作是“非形象”领域中抽象艺术的当下表达,体现了青年一代艺术家们对于这个时代艺术和抽象问题的探索痕迹。在这些作品中,选择“抽象性非形象”的方向包含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非形象”,这体现了艺术家对于观念和媒介的坚定,他们相信在这个时代,不以形象为方式的艺术可以成为不同思想、语言、肤色和文化的人交流互动的无障碍通道;另一个关键词是“抽象性”,艺术家以自己所喜欢的形式展开一件作品的创作,打开作品和自己沟通的一扇门,从而使得个体与艺术的关系得以发生,从当下的体验连接艺术史的上下文。在那些绿颜色、黄颜色、红颜色、紫颜色等等色彩的纯度中,流露出艺术家的绘画之“意”,从“意态”到“语境”,这一切开始发生意义的转换,从而生成个体语境与当代艺术系统的张力。在那些圆和方的色幻组合中,产生了光感,而这个光感正是一种真实的、个人的当下体验,尹思文以他的“非形象”方式将意味赋予其中,而正是在那些奇特的组合关系中,生成着人与作品、人与人、人与时代的当代链接和公共性。

—— 王萌( 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time is walking 布面丙烯 40×40cm 2019

为什么发光二极管是值得被造像的?

尹思文的抽象绘画提示给我的信息是——“技术的肖像”,以及与之耦合的“人的知觉”。

在我看来,《点》系列是尹思文抽象创作的原点与动能源泉,并由之发展出《IT’S UP TO U》《绝对中心》和《触不可及》系列,我们当然可以依循着抽象绘画史的理论脉络来搜索其中的创作观念。然而,我却不惮以无知的双目直视这些斑斓的点,他们,理应是发光二极管的肖像。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俗称LED。如画中的排布,这样的LED阵列往往掩藏于液晶电视的内层,为种种屏幕图像提供光源。在今天这个骇人听闻的新技术概念层出不穷,科学与科幻之间的边界都业已模糊的时代,无论是LED,亦或电视,都已经成为人们视若无睹的日常伴随物,甚而已经显出过时之势。除了答题爱好者,恐怕也难得有人记起,距离LED被发明——自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以来的第二次照明革命——以及电视机被家庭广泛消费和使用,仅仅过去了半个世纪而已。

在那个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幻比艺术还要前卫,比摇滚还要流行。各个领域的思想者们,旁观着为商业技术所激励而喧嚣鼎沸的人们,信奉着被保罗· 维利里奥(Paul Virilio)所讽刺的那种与新技术发明相伴而来的“整体意外”(integral acciden),深深着迷于“技术—意外”框架所嵌套的信息时代的数码“阴谋”和商业政治。

实验电视中心(Experimental Television Center)应运而生,一群蛰居于寒冷的美国东北部纽约州的梦想家们(包括著名的白南准),视电视为他们美学批判的靶子,也把电视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和纽约城里的那些洋气的电视台一样,他们的工作室里也塞满了电视显示器、非线性编辑器,不同的是,他们致力于用机器破坏机器、用技术干扰技术,用反叙事战胜肥皂剧,用个体偶发切割集团资本。

在艺术史上,他们被认定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先驱者。这些早期动态影像的创作者们游戏式地利用干扰器制造的视像和音轨的频闪、错位、波动等,也形成了新的视觉语言和创作语法,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抽象影像(Abstract Video)、故障艺术(Glich Art)、声音艺术(Sound Art)、视听艺术(Audiovisual)等数字媒体艺术形式,还与传统绘画的叙事语言产生了互动。

所谓巧合,正是来自同处北纬40度的中国画家——大连人尹思文,使用传统架上艺术形式,考古这半世纪以来的技术史。为发光二极管绘制肖像,意味着发动人自身的知觉系统:肢体的行动和控制、视觉的感受和判断。以人类的认知为度量衡,锚定基于机械运作而形成的尺度,捕获数字运算之下光的运动。

关于绘画与机器—数字技术的矛盾,葛塞尔(Gsell)与罗丹早有争论。针对葛塞尔对摄影作为一种机械式记录的准确性要高于传统艺术的说法,罗丹回应,“恰恰相反。只有艺术家是诚实的,而照片却会骗人,因为现实中的时间并不停息,如果艺术家成功地制造出一个动作的印象,即在若干瞬间执行的动作的印象,那么他的作品比起科学的图片来,肯定会更少地遵循惯例……”。

正是绘画让不可见的数字技术的景观变得可见,让虚拟的数字技术信号成为真实。

以此作为创作的理论支点,尹思文的新作《无微不至》让我联想到池田良司(Ryoji Ikeda)的数字影像作品,便也顺理成章了。

—— 杨梦娇(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