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64/G1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8795

邮发代号:82-108

国外代号: ZW012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创刊时间:2020年

投稿信箱:cich2020@126.com

定价:单价38元,全年228元

联系电话:010-6481165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

副主编:高舒、蒲宏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月刊)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已列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新刊核心期刊,并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2年度最受欢迎新刊称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聚焦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刊发研究理论、门类形态、田野个案、著述评介、专题访谈、政策解读、资讯动态等,立足非遗保护实践,总结非遗保护经验,加强非遗理论研究,服务非遗学科发展,着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平台和思想阵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选题和策划,结合政策和热点,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既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活态性、整体性研究,又引领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传播与探索,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交叉性、知识交融性的特色,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设栏目主要有: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其中,“文化遗产研究”栏目专注文化遗产学的体系建构、理论阐释和政策解读;“保护理论与实践”细分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板块,专注非遗项目的保护经验、理论总结和话语建构;“专题研究”栏目先后推出非遗与数字化、非遗的形态与方法、非遗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系列文章,致力呈现并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以及延续历史文脉、贡献思想智慧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和学术研究;“文化传播与交流”栏目细分为“项目推介”“著述推介”“保护工程推介”“专题访谈”“海外研究”“非遗课堂”“经验交流”“资讯动态”等板块,专注非遗成果推介、中外非遗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经验引介、重要非遗讯息动态的交流与传递。此外,还有“特稿”“个案研究”“传承者”等栏目,充分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文化性、时代性等特点,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也充分展现了中国非遗传承保护的独特创造、中国非遗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守民族之魂、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进入巩固保护成果、增强传承活力、推动学科建设的新阶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创办以来,得到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传承人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在业界和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专家介绍

(以下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我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