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王静波

  文学博士,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1-2012年度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地方戏、戏曲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著有专著《生肖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邬氏源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国家、社群与现代地方小戏-以赣南与粤北地区采茶戏的生存和流变为考察对象》(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论文《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小戏》(《文史知识》2017年第9期)、《荷兰:让非遗在活态中传承》(《半月谈》内部版2017年第1期)等。


国家、社群与现代地方小戏——以赣南与粤北地区采茶戏的生存和流变为考察对象


本书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赣南与粤北地区的地方小戏——采茶戏为研究对象,将之放置在地域社会与时代语境当中,在影响其变动的因素中析出两个关键性力量——国家和社群,历时性地分析它们如何推动该小戏的生存和流变。研究时段主要是1949年以后。研究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剧种史书写,而意在结合艺术内外的因素,对地方小戏的生存发展机制进行探讨。

本书主要分1949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21世纪以来几个时段,对赣南和粤北地区采茶戏的表演形态和表演群体、表演生态进行研究。得出如下认识:在赣南和粤北地区盛行的采茶戏是客家族群的农民阶层的艺术性的交际方式。1949年以前,它在乡村的表演主要分两类:与多种灯彩民俗相结合的自乐班表演和商业力量推动产生的三脚班表演。由于俚俗特征突出,清代和民国时期,采茶戏被官方、士绅阶层明文禁止,却在民间屡禁不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发现采茶戏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家将之主动纳入视野,采用利用和改造的手段,力图使采茶戏成为国家与社群之间的交际方式。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之前,通过政策的颁布落实和国家剧团的艺术实践,国家力量主导了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和生态的全面变化,采茶戏走上了现代化历程。改革开放以后,社群力量崛起。商业力量推动的草台班演出、多种趣缘群体的出现以及乡村民俗传统的复兴为采茶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和空间。国家、社群的关系并非二元对立,它们始终存在互动。本书对“国家—社群”的关系及各自特点、对地方戏曲的“现代化”与社群的关系、对国家与表演者生存体制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思考。

本书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