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李 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200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硕士毕业,2002年8月参加工作,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2008—2009年日本国立新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客座研究员,2018年—201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始至今为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戏剧与中日戏剧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专著《日本狂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雕刻灵魂的表情——日本能面与能面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藻集——中日传统戏剧思考》(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译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研究丛书:品梅记(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不愿做奴隶的人——聂耳传》(新星出版社2019年)。合著《京剧大师程砚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荣获2006年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荣获2007年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编著《20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戏曲跨学科研究卷》(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等。


古典戏剧把通俗文艺与新媒体当作创新应用题

论文原名《古典戏剧把通俗文艺与新媒体当作创新应用题》,更改题目为《歌舞伎为什么能如此胡作非为》。

文章总结2019年度日本歌舞伎上演的新编剧目,以松竹公司专属剧场歌舞伎座为例,调查全年中每个月所演剧目的数目、剧目的具体情况,从中比较出2019年度新编戏的数目、所占比率并分析这些新编戏的创作与演出情况。文章进一步介绍歌舞伎在创新方面的代表作品及其影响,古典戏剧改编通俗文艺、动漫作品,挖掘思路的具体例子。用1931年歌舞伎改编卓别林作品等例子论证创新传统源自歌舞伎的dna。文章最后指出,歌舞伎的创新看似匪夷所思,但其创新自由的基础是反复搬演老戏。传统戏的基座足够庞大,积累的表演程式资源库足够丰富与熟练,才能获得金字塔尖顶创新的自由,提出戏曲在追求新编戏的同时也需要思考传统表演的基础是否夯实得足够牢固。

本文发表于《北京青年报》2019年12月13日c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