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毛小雨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编著有《胡连翠导演艺术》、《中国戏曲脸谱艺术》、《中国近代戏曲史》。专著有《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印度雕塑》、《印度壁画》、《印度艺术》。论文集《前海剧说》、《东张西望—中国戏曲与域外戏剧论集》。摄影作品有《印度建筑艺术》、《中国人眼中的印度》。译著有《商代文明》、《空军战士》等(以上为英译汉);《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诗》、《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词》、《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和《一代宗师梅兰芳》等(以上为汉译英)。曾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论文奖、田汉戏剧奖、梅兰芳诞辰100周年征文奖、印度视觉媒体协会2005年度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粤剧神功戏与岭南民间信仰》。编著有《红线女年谱》、《红线女画传》等大型图书。



从小视角看大变迁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观后

本文通过对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的评论,展现流行于江汉平原的荆州花鼓戏的发展状况,同时借助一个戏来解剖一个剧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绩,对研究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它是戏曲现代戏创作中一部不可多得的有看点的好戏。故事发生在江汉平原,这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的灾害,给当地的老百姓的生活也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水稻田间养小龙虾的生态种养模式,既能保护水源,又能带动群众致富,统筹好山水农田湖系统治理,走一条绿色、高效、优质的发展之路,这是《河西村的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剧场看完这出戏后,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是一部因应时代社会变迁有生活情趣、有人情冷暖、有世态画面的好戏,全剧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演出中,通过一个小切口或是一个生活的横断面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和改革开放以来给江汉平原带来的伟大变革,可作者并没有用贴政治标签的形式来简单图解,也没有把虾稻产业像有些作品那样写得直白粗陋。而是通过两代人的爱情试图展现人的命运和情感的变化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这些都是作者的巧思。这排除了一些简单的说教,易于打动人,并且深入人心。

本文发表于《中国戏剧》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