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名家·名阁·名印——“天一印语”名家名阁名印篆刻特展在宁波开幕

时间:2018-10-26

仲秋时节的宁波城,细雨霏霏、满目青葱。坐落在这座城市中的著名古迹“天一阁”以古雅的庭院、温馨的书香迎来了全国各地的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9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和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一印语”——名家·名阁·名印篆刻特展在宁波开幕。

典雅的展厅、殷红的印蜕、精美的印石、匠心独具的展陈布置将篆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览的开幕式在天一阁书画馆状元厅举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率团出席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篆刻家代表有: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赵熊,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郭强,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高庆春,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戴武以及浙江宁波当地的艺术家代表蔡毅、包根满、施晓峰、毛燕萍、蒋明、罗超阳等。

宁波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韩小寅、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庄立臻、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郑薇薇以及宁波相关文化研究机构、艺术组织的负责人、专家学者钱丁盛、阮解、陈斐蓉、刘晓峰等也出席了活动。

开幕式由天一阁博物馆郑薇薇副馆长主持。宁波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韩小寅在开幕式上讲话,介绍了宁波市的发展历史以及书香文脉,同时介绍了宁波与篆刻艺术的深厚渊源以及篆刻创作、篆刻收藏悠久的传统。

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和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庄立臻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骆芃芃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展览的创意、缘起和内容等,并对展览举办的意义予以了说明。庄立臻馆长则介绍了天一阁的历史以及与篆刻艺术的不解之缘。


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致辞

在开幕式上,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庄立臻向艺术家代表高庆春、戴武颁发了天一阁收藏证书。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宣读了天一阁特邀研究员名单,庄立臻馆长向篆刻家代表郭强颁发了聘任证书。据悉,此次天一阁特邀研究员由中国篆刻艺术院推荐并评议,均为当代印坛具有影响力、创作成果丰硕的篆刻家。

赵熊先生作为篆刻家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并提出“我们研究员仍然要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倡议。

随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宁波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韩小寅、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庄立臻、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部主任尹海龙、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冯宝麟、宁波市书协副主席毛燕萍为展览剪彩。

本次展览汇集当代五十位篆刻家的精品力作,由中国篆刻艺术院推荐、组织并邀请当代最具影响力和创作实力的篆刻家精心创作,均以天下三大收藏书楼之一的宁波天一阁及其藏书文化为主题内容,风格林立、精彩纷呈。这些参展作品均由天一阁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这一历史文化名阁收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陈布置


展览开幕式后,举办了“天一印语”创作交流沙龙。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部主任尹海龙和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冯宝麟主持了交流活动。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首先认真观摩了天一阁所藏沙孟海、陈巨来等大师的篆刻作品。尔后,高庆春、戴武、陈斐蓉、赵熊、郭强、阮解、蒋明、钱丁盛、包根满、毛艳萍、蔡毅、施晓峰、韩小寅、庄立臻、刘晓峰先后发言,从展览主题创意、天一阁的人文历史、参展作品体现的人文精神、宁波历代篆刻家在印学史上的重要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毛燕萍还即席赋诗一首《贺名阁名家名印篆刻艺术展开幕》,以抒发感想:“南国书城含紫烟,谈书论艺集群贤。名家名印千秋岁,古阁琅嬛续美篇”。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做了总结讲话。

 

“天一印语”篆刻艺术沙龙现场

 

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冯宝麟主持“天一印语”篆刻艺术沙龙

交流沙龙之后,院长骆芃芃作了“当代篆刻艺术展览展示方式发展的新趋向”专题讲座。讲座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了十几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在篆刻展览的宏观创意、展示空间规划、现代展览元素运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这些创新实践对当代篆刻艺术展陈方式的转变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9月11日下午,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驱车赴沙孟海书学院,参观了那里珍藏的沙孟海先生的篆刻原作及其书法小品、著作手稿等珍贵资料。人们亲手摩挲这些先贤遗迹,观赏曾经在印刷品中早已稔熟的珍贵作品,认真研究、仔细揣摩印作的创作方式及其篆法、刀法奥秘,收获良多。

9月12日上午,中国篆刻艺术院一行在蒙蒙细雨中参观天一阁藏书楼。天一阁是我国最著名的藏书建筑,由明代著名藏书家、兵部右侍郎范钦创建,历经十三代后人秉持着“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管理理念,确保了一大批珍贵古籍能够传至今天。这种尊重知识、尊重先贤的人文精神值得后世景仰。通过这次展览,一批当代篆刻名家的作品入藏天一阁,必将成为天一阁收藏传奇中的重要一章。

 

庄立臻馆长亲自为中国篆刻艺术院一行作讲解 


“天得一则清  地得一则宁”

——“天一印语”名家名阁名印篆刻特展序言


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是传播、承载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在新媒体进入人类社会的今天,书的功能和作用仍然无法取代。因此,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如何保存和收藏这些文化财富,建有众多的藏书楼和图书馆。“天一阁”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是亚洲现存的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现存各类古籍30万卷,兼有古代书画、碑帖、刻石等,其中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目前,天一阁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一直秉承着当年创始人范钦的对藏书传承和保护的精神:(无论经过多少代人、无论家中有无财产):“书不出阁”“代不分书”。天一阁严格遵守了这样一个“家训”。历代仁人志士为保护天一阁的藏书付出了众多的心血和代价。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天一阁倍加重视,制定了许多保护藏书的有效措施。所以,天一阁才有今天这样丰厚的收藏。天一阁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成为了近五百年来中国藏书文化的一个缩影。

篆刻艺术,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印章自起源开始,就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关权力、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篆刻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和独具风貌的艺术特色,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篆刻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金石篆刻”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于2006年,是目前研究和创作篆刻艺术的唯一的国家级院体机构。近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为传承和保护中国篆刻艺术做了大量的工作,举办了多次引领和带动业界审美趋向的并且具有开创性的篆刻艺术展览、大赛和研讨会,创立并建设起篆刻艺术的独立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多名篆刻艺术的硕士和博士生,配合国家重大的外交事件将篆刻艺术带入国际视野,建设篆刻艺术的传承保护基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篆刻艺术院的丰硕成果,博得了联合国和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高度肯定和重视。目前,中国篆刻艺术院和西泠印社是联合国指定的中国篆刻的申报和传承保护单位,中国篆刻艺术院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的申报和传承保护单位。

自古有藏书就有藏书章。宏观地讲,藏书章还是篆刻艺术由古代印章发展成为独立艺术的一座桥梁。印章的艺术萌芽起源于唐代。这之前的印章内容基本以官印、姓名印为主。唐代丞相李泌的“端居室”一印,相传就是最早的藏书章之一。它的出现开辟了篆刻艺术由实用印章走向艺术用印的道路,加之元代文人用石料代替金属亲手刻印,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形成。如此说来,藏书和藏书章原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今天,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新旧的更替、文化的多元,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中国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和中国最年轻的国家级篆刻艺术的院体机构中国篆刻艺术院将为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次活动由中国篆刻艺术院作为学术指导,组织了一批海内外最著名的篆刻家、院研究员一同刻制以天一阁的历史、家风以及藏书文化为内容的印章。此举将镌刻出一部由瑰丽的篆刻艺术作品组成的藏书史。

中国篆刻艺术院的研究员以严谨的学术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将为天一阁创作一场鲜活的由众多艺术家组成的行为艺术的盛会和一部绚烂夺目的艺术典籍。

中国篆刻艺术院和天一阁藏书楼的联手合作,将丰富和增添天一阁的收藏项目和品种、开拓了天一阁收藏的视野、为篆刻艺术开辟一个新的展示空间。

值得欣慰的是,参加镌刻天一阁印章的艺术家将成为天一阁第一批特邀研究员。这批研究员今后可以研究和探寻与天一阁藏书相关的学术内容,做到学术互补、学问互进。而这一批印章精品被天一阁博物馆永久收藏之后,也有了自己最有价值的归宿。

篆刻艺术和古代藏书的结合,是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提倡的文化要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一次重要践行。

“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句子,与天一阁的名称正好两两相合,更是篆刻艺术和天一阁藏书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相互“清、宁”的见证和美好愿景。


骆芃芃   

2018年8月9日



(中国篆刻艺术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