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3-06-05

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本质,进一步理清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有效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有利于深入开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史论研究,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于2013519在北京主办了“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是由文化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设立、规划并组织实施当代艺术重大学术课题研究、开展当代艺术研究成果推广、并为政府制定艺术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学术咨询的国家级艺术研究机构,是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依托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而建立的开放性学术研究平台。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通过创建管理制度、发布研究课题和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工作的开展,学科建设和各项事业初见成效。

研讨会由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主持。他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宗旨和讨论主题,特别强调指出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宏阔的理论视野,必须将中国当代艺术置于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中加以考察,从而理清和确认中国当代艺术的演变规律和精神价值。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到会致词,他对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本次研讨会的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理论家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努力工作,多出优秀研究成果。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分别做了主题发言。范迪安在发言中提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应该建立“大当代观”并且要有“主体建构意识”,潘公凯认为应该仔细厘清当代艺术的概念,以便真正深入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必须致力于主干理论建设。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和深圳美术馆等十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水天中、刘骁纯、贾方舟、徐涟、丁宁、朱青生、方李莉、鲁虹、孙振华、郑工、牛克诚、王端廷、顾丞峰、高天民、张敢、尚辉、张晴和何桂彦等就“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本质、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特征、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倾向、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经验、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机遇、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使命、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境遇、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特征、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趋势”等主题展开学术讨论。大家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当代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就。从30年前中国艺术与国际的隔绝,到今天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和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早已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构成要素。与会者指出,由于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自力更生的民族性经济向互通有无的全球化经济的剧烈转型之中,古今中西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同时共存、彼此碰撞,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价值评判纷纭、创作百态丛生的当代特性。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是中国当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这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生长的文化土壤,更给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史无前例的精神体验和无限丰沛的灵感源泉;巨变的时代需要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也需要时代的滋养。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展望未来前景的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的种种问题。艺术市场化给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少数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而丧失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另外,与伟大的时代和民众的需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尚需要有足够分量的精品力作;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不仅在新艺术媒介的运用上需要加强,并且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物质世界的广度的发掘与表现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理论探讨,明辨艺术真谛,表现时代主流价值。与会专家表示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感召下,中国当代艺术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的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家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经过一天的讨论,与会专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辨析,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属性进行了详细和全面的阐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进行了充分和高度的肯定。本次会议讨论的成果必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也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产生有益的启示意义。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承办、《美术》杂志社和《美术观察》杂志社协办、《中国文化报》社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列席了会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部分研究生旁听了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央数字电视台书画频道、《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美术》杂志、《美术观察》杂志、《中华文化化报》、《美苑》杂志、《中国美术》杂志、《中国美术研究》杂志、艺术中国网、雅昌艺术网、中国雕塑院中雕网、文艺网、99艺术网、中国艺术批评家网和艺术数据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供稿:美术研究所  编辑: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