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时间:2008-01-07

  2007年12月1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就“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课题的启动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建筑艺术研究的专家。王文章院长、王能宪副院长、高显莉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建筑研究所所长刘托主持。

研讨会现场(正面右二为我院院长王文章,左三为我院副院长王能宪,左二为我院副院长高显莉,左一为我院建筑研究所所长刘托,右一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傅清远)

   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历经漫长的发展,形成独特完整的体系,而且从未中断,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涵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思想。以往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主要通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形式,侧重物质和静态的层面,而对营造技艺和传承人的保护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已被列入保护范围,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对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研究也拓展了古建研究的视野,使人们可以从技术、文化空间、人类学等角度对建筑进行综合性的审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时,传统建筑也正遭受大规模的破坏,很多营造技艺濒临失传,传承人日益减少。
  在此形势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适时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课题,旨在利用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手段对传统建筑的构造、技艺等信息进行研究和建档。选取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和民族建筑营造过程进行研究,记录并演示其结构、比例、模数系统和建造方式,依据从典型到特殊,从单体到群体的工作顺序建库。该数据库将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科技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的数字图像资料,可广泛运用于建筑设计、研究、教学、施工模拟、影视场景、电脑游戏场景、文化旅游等方面。这次研讨会就该课题的可行性、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概念和保护、数据库构建的方法和技术等问题征询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大家充分肯定了保护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重要性及以数据库形式建档的意义。王文章院长谈到“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已申请列入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预备项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课题很有价值。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方拥教授认为营造技艺的传承很重要,八十年代尚有不少古建老师傅,而现在由于缺乏富有实践经验的工匠,即便有施工图也难以确保实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傅清远总工程师提到故宫维修中在拆解构件时出现的一些编目记录问题,倘有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古法的丢失,所以及时建档、保存技艺堪称要务。
  与会专家还强调了建筑和技艺背后的营造理念和文化内涵。针对西方学界轻视中国古建中的思想性问题,《美术观察》主编吕品田研究员倡导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中的“吊脚楼”精神,即在不破坏地貌的前提下,找平“地基”,将建筑和谐融于环境,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传统营造技艺形态丰富,中国古建作为一个体系,完全可与西方建筑展开对话。在当今中国教育体系中应加强与实践结合的传统建筑教育。马盛德研究员认为应重视建筑的人文内涵,一些设计的象征意义超越了物质层面。
  会上以投影方式展示了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的结构设想和一些数字多媒体实现方式,与会专家兴趣浓厚,认为三维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多媒体形式也便利古建教学和普及,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动人的前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中心的王路主任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表示愿意开展合作。
  在课题的组织和开展方式上,建筑艺术研究所希望以此为平台,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的整体规划宏大,非一所之力能为之,要依借各方面的力量。建研所王明贤副所长提出要设立古建专家数据库。马炳坚先生认为要争取各地、各种技艺流派、各工种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加入。方拥教授提出已有的成果和图片资料,可先采取合作购买的方式获得。刘托所长谈到可吸收一些地方和单位有关传统建筑记忆研究的成熟经验和成果,作为课题子项展开协作。
  课题将首先选取若干研究对象进行尝试,调整数据库结构和技术实现方式,科研成果将分阶段逐步呈现。

(供稿:张欣  摄影:杨莽华  编辑:丛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