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张庚戏曲学术提名推荐名单

时间:2023-05-25

1.车文明  《中国古代剧场史》

提名词:该著作以作者多年致力的戏曲文物研究为基础,将戏台建筑研究扩展到古代剧场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揭示剧场发展史与戏曲发展史之间的紧密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谨、细致,在探索剧场史研究新路径的同时,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戏剧学、戏曲本体论研究扩展了新的疆界与领域。


2.安葵  《戏曲美学范畴论》

提名词:该著作是作者积数十年戏曲理论研究之功而推出的一部新作,从形神、虚实、内外、功法、流派、雅俗、悲喜、新陈、教化、美丑十个方面,论析戏曲美学的观念源流和理论层次,展示传统戏曲的美学特质和文化内涵,要言不烦,全面精当,拓宽了传统戏曲美学理论的研究空间。


3.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创作  

提名词:该剧取材于小说《骡子与金子》,以寓言化的艺术笔法,展示了乡土社会的小人物走进长征、理解革命、承续红色信仰的生命历程,从普通人的视角透视现代革命文化与中国人文传统的相互交融与彼此彰显。全剧在冷峻的叙事结构中,张扬题材所具有的幽默、喜剧气质,借鉴话剧、歌剧、皮影戏等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强化了赣南采茶戏艺术表现力。


4.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昆剧《瞿秋白》创作

提名词:该剧聚焦于主人公瞿秋白就义前的几个日夜,通过他回忆所及的母子情、战友情、夫妻情等深切情意,立体地展现他走上革命道路、坚守革命初心的精神境界。全剧以空灵流畅的叙事结构,将昆曲诗韵文学、歌舞表演和舞美意境融为一体,呈现出昆剧传统表演范式与现代生活表达的充分融合,是昆剧现代戏创作的一部阶段性重要成果。


5.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家级非遗项目秦腔甘肃派濒危剧目传承展演”

提名词:该项活动是学术研究机构与戏曲传承团体合作传承的一次重要实践,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通过戏曲文献整理研究和对秦腔地域风格的把握,依托于基层院团,利用艺术传承创作视角挖掘整理出秦腔甘肃派濒危剧《潞安州》(全本)、《黄金台》(全本)及“失传折子戏专场”等特色剧目,为秦腔和中国戏曲遗产挖掘整理,开辟出卓有成效的艺术路径。


6.山东省京剧院  京剧《燕翼堂》创作

提名词:该剧以山东现代革命史上的“燕翼堂”刘姓家族兴衰命运为素材,通过主人公刘合浦三代人面对家与国、个体与民族的思想立场和行动抉择,展示中国现代革命启迪、引领中华民族蜕变发展的规律。全剧用“燕翼”“浮厝”等文化意象,塑造出现代革命史上毁家纾难以全民族大义的乡绅风骨,慷慨悲壮,大气规矩,彰显出京剧在革命题材创作中的崭新魅力。


7.杨小青  杨小青导演艺术

提名词:杨小青是“诗化越剧”的开创者,是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活跃在艺术创作前沿的优秀导演,其从艺60余年,涉猎越剧、昆剧、苏剧、绍剧、桂剧、京剧等诸多戏曲剧种,以简约清新、诗情画境的导演技法,呈现形神兼具、虚实相生的舞台意境,创作出《西厢记》《陆游与唐琬》《国鼎魂》《枫叶如花》《山海情深》等优秀作品,在推动浙江省乃至中国戏曲艺术事业的传承创新方面,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8.王宏  王宏编剧艺术

提名词:王宏是从军旅戏剧走进戏曲领域的当代剧作家,近年来随着话剧《兵者·国之大事》、方言剧《老汤》《老街》、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越剧《枫叶如花》、京剧《燕翼堂》等作品的深入影响,日益显示出独具个性的编剧风格,他的戏曲创作尊重本体,情真意切,大气恢宏,展现出浓郁的时代精神和当代气派,也折射出不可多得的乡土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文学功力。


9.贾文龙  贾文龙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

提名词:贾文龙是长期坚守在豫剧现代戏创作第一线的表演艺术家,戏曲功底扎实,唱腔精湛自然,表现力强,通过一系列优秀剧目如《村官李天成》《焦裕禄》《重渡沟》《大河安澜》等,创造生活化、时代化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在“公仆三部曲”为代表的系列剧中,他将饱含人性温度、人情厚度、人格高度的基层干部形象,进行了真实、质朴的艺术塑造,并在这些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日益成熟且独具特色的现代戏表演风格。



提名代表感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王安奎

首先向获得提名的各位作家、艺术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次我也很荣幸地获得张庚戏曲学术提名,非常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各位领导、同志和朋友,非常感谢评审委员会各位老师对我这本小书的价值的肯定和对我的鼓励!

我退休已经20年,退休后之所以还坚持做一些研究工作,是因为受到前海学术传统的感召和张庚、郭汉城先生等老一辈学者治学精神的激励,也因为我生活在学术气氛浓厚的学术群体之中,我看到我的多位老师和许多年轻的朋友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使我感到我应该追随他们的脚步努力前进。我的研究工作也得到大家的鼓励和帮助。因此今天对我的提名,不只是对我个人的奖励,更是给予我们这一学术集体的荣誉。

现在大家都在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戏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奋发努力,探寻戏曲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戏曲美学是一个有待继续开掘的领域。我在前辈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只做了一点点工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学者是极具吸引力的。我还要继续做。但年岁大了,不知道还能做多少。我希望有更多年轻的学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把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得更充实,更完备。

谢谢大家!


总政话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编剧  王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年61岁,过几天就是我的节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收到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份惊喜。我万分荣幸的获得了第二届张庚戏曲学术提名,这对我这个一辈子从事舞台艺术创作的老兵来说,既是鼓励,又是鞭策。这更像一缕强劲的东风,为我这面老旧的船帆鼓满力量,这又会让我荡起双桨,向着那下一个目标奋楫前行。

在这里,我首先要向前辈大师张庚先生致敬,他的戏剧理论与文化精神之光必将成为艺术工作者的心灵路标,引领我们行稳致远。

我要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我常说一句话:戏剧理论与理论工作者永远是创作者的灯塔,应该说,我的每一部戏从写作初期,到立上舞台,到拥有观众,到获得大奖,其背后都有你们的智慧和汗水,作为编剧,我对此感恩戴德。

我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搬上舞台的艺术院团、导演、主创人员及表演艺术家、舞台工作者们,因为他们才是真正赋予剧作以生命的父亲、母亲。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的父亲也是一位编剧,当年,他和他的伙伴们创作了吕剧《借年》等许多作品。十几年前,当我把自己的几册作品集捧给他看的时候,曾经开玩笑地对他说:这是我的作品,我是你的作品,你的作品是否合格,要用我的作品检验。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七岁的时候就在他自行车的大梁上知道了“十三道辙”,顺着这些“辙口”我找到了人生的路径。父亲去世前,远在北京的我正在为部队突击创作一部任务戏,姐姐打来电话,告诉我父亲的情况,病床上生命垂危的父亲却伸手摘掉了氧气罩,他很大声地喊着:别听你姐的,你听听,我没事,把戏写好再回来!我们没有立刻赶回老家,我也不知道,那是我父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记住了父亲的话——“把戏写好再回来”。这些年我创作与参与创作了《兵者国之大事》《从湘江将到遵义》《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燕翼堂》《苏秦》《枫叶如花》《大河安澜》等40多部大戏,创作了近三百个短剧、小品,一百多件曲艺作品,许多作品都获得了国家及军队的最高奖项,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我觉得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还是生活,把身子弯下去,尽量靠近泥土,你就变成了可以连接生活与艺术的小桥,渡人渡己,功德无量。

我还要说,我不会给这份对我来说至高无上的荣誉蒙尘,我会更加积极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努力攀登艺术高峰,以更多更好的作品给这份荣誉增光添彩,为钟爱一生的戏剧事业鞠躬尽瘁,谢谢大家。

编辑: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