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时代中国特色传记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时间:2023-11-18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有关精神,2023年11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传记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陈剑澜、钟进文、马自力、杜桂萍、刘跃进、江东、孙伟科、杨正润、王中忱、张新科、刘佳林、熊明、李修建、孙晓霞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传记学学科建设”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成果管理处邓文卿出席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齐永刚主持开幕式。学术研讨部分分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主编、研究生院中文系系主任鲁太光,《传记文学》杂志主编、传记研究中心主任斯日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致辞并主持第一单元专家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齐永刚主持开幕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李树峰从中国传记的悠久传统和雄厚的事实基础,丰富而多元的学术价值,传记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传记学学科建设的新机遇四个方面对中国传记发展历程,中国传记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以及当下所面临的问题等加以总结,提出在当下大力提倡文化强国建设、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故事、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大背景和新文科、跨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成为学科建设与发展主流的倡导下,传记学学科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因此,关于传记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范畴厘定、体系建设、价值重构、意义阐释,以及落实于高等教育学科序列的具体实践,都需要有开创性的推进和实质性的突破,希望学界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传记学学科建设这个新时代的新课题。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传记发展史以及传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现代学科分类中传记学的学科归属及制约传记学学科发展的因素和机制问题”“传记的跨学科性质及未来发展方向”“传记教育及教学现状、教材编写和人才培养情况”“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传记学学科的构想和对策”“传记学学科建设相关其他前沿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是传记大国,中国传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和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传播和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和叙述社会发展史、书写和讲述个体生命史及其与时代关系、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传播好中国经验等诸多层面,一直在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些价值,在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突出中华文化主体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今天提出传记学学科建设这个学术命题,具有时代发展、学科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性和创新性,是现代学科观念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术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传记学学科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课题,新发布的学科目录中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为传记学学科独立提供了制度性通道,学界应以此为方向,致力传记学学科在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目录中获得符合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一独特属性的地位,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第一单元发言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陈剑澜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主任、教授钟进文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教授马自力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桂萍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跃进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江东发言


第二单元发言专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孙伟科发言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传记研究》主编杨正润发言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教授王中忱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教授张新科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传记中心主任刘佳林发言


第三单元发言专家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传记与小说团队负责人熊明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中文系系主任鲁太光发言并主持第二单元专家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主编、传记研究中心主任斯日主持第三单元专家发言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编辑部、研究生院、期刊管理处、科研管理处、传记研究中心承办,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媒体记者参加研讨会。


编辑: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