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解读与应用”论坛综述

时间:2023-10-30

编者按:作为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非遗成都论坛分论坛——“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解读与应用”成功举办。论坛嘉宾通过圆桌对话的形式,围绕标准与标准化工作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并从原则理念、内容结构、重要意义、宣教应用等各个维度,对近期发布的非遗领域首部系列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解读。现刊发论坛综述,以促进学术交流、经验分享和成果展示,凝聚共识,描绘非遗传承发展的愿景。


图1 论坛现场

2023年10月13日上午,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成都论坛的分论坛——“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解读与应用”在成都举办。有关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以下简称“非遗采集著录标准”)标准起草组、部分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和非遗保护中心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主持。

图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郝庆军主持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是我国非遗领域的首个系列行业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于今年6月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宣传解读该标准内容和价值,讨论标准应用实施的具体路径,交流标准化工作相关经验,研究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方向,为非遗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非遗保护工作持续深化提供有益的思路。

本次论坛设立“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与工作方向”“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解读”“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3个具体议题,参与嘉宾在各议题下展开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讨。

议题1“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与工作方向”部分,论坛嘉宾主要围绕标准化,尤其是非遗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进行综合研讨。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兰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保护室主管、标准起草组代表周奇从宏观层面上,就非遗领域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和标准化工作的背景、作用、实践情况、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们认为,随着非遗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逐渐丰富,非遗记录工作、档案和数据库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非遗采集著录之所以需要标准化工作,一是基于非遗项目本身具有多样、活态等特点,行业内部迫切需要探寻规律,以标准规范指导认知与实践,二是数字化记录技术在不断发展迭代,需要通过标准指引规范行为、引领技术进步、服务事业发展。

图3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兰静发言

图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保护室主管、标准起草组代表 周奇发言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刘颖,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结合自身参与编制各类标准的经验,对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文化行业特别是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分享了经验和案例。她们认为非遗标准化工作应在“化”上着力,科学有序开展标准的制定、应用、修订等工作流程,通过赋予标准完整的生命周期,切实发挥标准作用。同时,认识并克服标准制定中有关协调性、操作性方面的难点,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图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 刘颖发言

图6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杨红发言

议题2“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解读”部分,嘉宾们重点围绕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解读标准内容,阐述不同门类非遗项目采集著录的特点和要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播室主管、标准起草组代表朱颖围绕本标准的编写原则、内容设置、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对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进行了介绍,认为标准的起草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原则和精神,并符合非遗项目内在逻辑和不同门类的特性。

图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播室主管、标准起草组代表 朱颖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安德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宏锋,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欣基于非遗采集著录标准中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营造技艺)部分的内容,对不同门类的非遗项目采集著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标准化工作能对非遗采集著录起到规范、指导作用,有助于推动非遗采集著录实施,提升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图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 安德明发言

图9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宏锋发言

图10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欣发言

议题3 “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部分,郝庆军阐述了标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出台在我国非遗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也是中国20年履约实践经验的集中展示和重大体现,将对非遗记录建档、数字资源传播利用、大数据体系建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指导和依托作用。标准给未来非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基础的、统一的行业操作指南,让非遗保护工作尤其是采集著录工作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统一性的平台。

除了圆桌对话,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交流互动环节。部分地方非遗保护工作者就标准文本和落地应用方面的具体问题,与论坛嘉宾交流,对非遗标准化工作、采集著录标准形成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

图11 地方非遗保护工作者与论坛嘉宾交流

图12 地方非遗保护工作者与论坛嘉宾交流

本次论坛既对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整体思考,也对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做出具体解读,既有理论研讨,也有案例分析,是标准宣传贯彻阶段中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论坛嘉宾各抒己见,深入交流,在分享与对话中,形成了许多未来工作的意见建议,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思路。


嘉宾发言综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保护室主管、标准起草组代表周奇

重点谈及了对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认知、非遗领域需要标准的原因、当前和未来工作所需求的具体标准类型。

他认为,尽管标准是一种技术性文本,但其背后所传递的是某一具体工作的原则理念,主要作用在于统一认识和操作,从而达到提升认知和实践水平的目的。以统一、交流为目的的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数字信息化的基础。

非遗工作需要标准的原因,是由非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即具有多样性、活态性、以人为载体、体量大等特点,这也是难点,不易抓住认知与实践的关键点,这正是非遗工作需要标准的原因。他结合实际工作案例,阐述了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如何体现了系统性保护理念,并认为,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可以帮助保护工作者在进行非遗记录和保存工作时把握正确理念、抓住非遗项目的核心要素和关联要素、找到适合的工作方法,实现全面、整体记录。非遗领域的标准规范应逐渐成为一个体系,系统指导各方面工作。标准化工作本身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改进的过程,应进入多建设、多实践、多修订的良性状态。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刘颖

围绕“标准与标准化”这对概念,从宏观层面分享了我国标准化历史进程、整体现状,说明了文化领域内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她认为,标准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及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可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文件。标准使我们按照同一守则行动,但一个孤立的标准文件发挥的作用有限,必须要在“化”字上做文章,通过标准化这样一个整体过程来发挥标准的作用。标准化的本质是在一定范围内,为获得高质量而对现实利益和问题确立条款,确立的过程就是制定标准的过程,形成的条款和规则就是标准文本。除了标准起草,标准化的过程还包括发布和应用,以及复审、修订(或废止),它是,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活动。没有标准,或者标准发布后无法实施、长期未经修订,是不具备活力和功效的。

当前,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标准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基础、引领作用。这一点从法律、政策文件、全国整体工作推进方面,都有体现。从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情况来看,相关部委、行业、企业、地方,近年来都意识到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标准对各方面工作的切实促进作用。各行业、各类别标准的数量均有显著增长,尤其是行业标准方面,很多标准都是基于行业的问题而制定,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也容易带动相应的专项工作或重点工程。此次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发布,是深化工作的良好契机,要尽快推动标准应用,不必担心标准存在问题,就是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订标准,使相应的工作要求趋于合理。

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许多行业领域新的工作方向,甚至产生了有关数字化的各种新职业、新业态。数字化与标准化工作一样,都是国家鼓励、支持的事业,但数字化技术的更新迭代十分频繁,非遗领域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工作一定要在这一快速进程中抓住机遇。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全国文化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兰静

联系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实验室中运用的三维数字采集、动作捕捉多项高新技术,及其在非遗记录工作方面的应用案例,介绍了非遗数字化记录的必要性、历史进程、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说明了采集著录标准对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他表示,非遗数字化记录是非遗基础工作,指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与设备对非遗信息进行文字、数据、图片、音视频、动作捕捉,三维建模、虚拟重现等多种形式的收集、记录。为响应非遗资源活化利用的各种应用需求,非遗数字化采集方式逐渐多元。

我国的非遗资源种类丰富、类别间差异大,全面、完备地记录非遗信息需要自上而下的系统性设计,未来需要在相关标准指导下,规范各种非遗资源采集工作。为促进非遗的传承发展,增强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度,未来非遗的数字化记录工作将向着支持非遗资源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当前,文化艺术资源领域的标准成果并不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为该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供良好平台,尽早推出更多服务于非遗事业发展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欢迎各方多关注、探索前沿技术的应用,跟上时代步伐,携手努力,使非遗数字化记录和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

结合近年来主持制定非遗相关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经验和体会,说明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开展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和难点,谈及了对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认识。

她认为,标准化工作是非遗保护措施规范有序开展的软性工具之一,也是体现非遗保护科学性、系统性的保障手段之一。在认识非遗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时,应注意标准化的不同对象,针对本身就是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非遗项目提出规范化要求,与针对非遗保护的具体工作提出规范化要求,二者存在区别,标准化工作的适用范围、功效等也有差异。因此,非遗领域需要标准化,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对象或具体工作。总体上看,通过标准化促进非遗保护措施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是必要、合理的。除了此次发布的非遗采集著录标准,业界在非遗体验研学基地建设、非遗馆认定与服务等方面也开展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方面的研究。

非遗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落点,应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一些特定非遗项目,为了保证其产品与服务质量而进行统一技术要求;二是非遗旅游产品等跨行业事项,需要统一的要求;三是非遗保护措施和操作方面的统一技术要求。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保护措施去开展或分解非遗领域标准制定工作。非遗标准化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兼容行业上位标准、兼容时突出非遗特色、术语定义的确定,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播室主管、标准起草组代表朱颖

从起草背景、起草原则、主要内容、适用范围、结构体例、关联关系等方面,概要介绍了本标准情况和用法,并结合传统戏剧门类的标准文本,以及实际工作中的部分具体案例,进一步解释了贯穿各门类标准文本的逻辑思路和章节安排。

她提到,本标准共分为11部分,第1部分为总则,其余10部分按照非遗十大门类进行对应设置。标准主要明确了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中,要采集什么、怎么采集、如何著录,以提出采集方案编制要求、采集实施要求、著录要求的方式回答上述问题。标准提出的要求既涵盖了采集工作前、中、后的全流程,也涵盖了十大门类非遗项目采集著录的重点要素。标准文本也注重体现非遗保护的正确理念,如系统性保护理念、分类保护理念、尊重项目传承发展规律和传承群体主体性原则等。

她表示,标准使用者能通过标准快速了解采集著录的原则,明确流程,明晰人员分工,获取相关的技术指标。通过标准提供的专业采集要素,采集人员可以准确高效地完成记录工作,这也是本标准区别于一般性操作指南的关键。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宏锋

结合传统音乐保护实践的工作经验,主要从分类原则、采集著录基本原则、技术规范、操作实施四个方面,介绍了传统音乐部分标准的内容和特点。

他表示,我国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数量众多、体量庞大,民间文学、戏曲等门类中亦有许多传统音乐的内容,为避免类别上的交叉带来的认知与操作困难,传统音乐部分标准中按照声乐和器乐这一大的划分逻辑来罗列采集要素,细化工作要求,提升标准的适用性与操作性。主张以项目为对象,对曲目、演唱等内容进行全面、整体采集和著录,并注重阐释曲目、技法背后的原因、原理和文化内涵,强调将传统音乐放在整体文化生态中去考量。他指出,要使细致的标准要求被较好领悟和操作,必须要组织系统培训和实践,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用中,提升标准的使用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安德明

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20周年为契机,对非遗标准化工作和本标准中“民间文学”部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他指出,谈“非遗标准化”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时,首先需要厘清标准化的对象是非遗本身还是非遗保护工作,比如今天论坛涉及的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就是为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提供依据和规范的标准文本。非遗是一种活态性的文化传统,呈现出多样性,就这一点而言,很难说用规范性的文件把生动鲜活的文化传统规范在那里,这其中还有跨专业知识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多谈及的是保护方面的方法与规范。非遗保护工作开展20多年,确实到了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相关保护技术方法和理念的时期。而标准就是为了规范非遗保护这样一个多元交流平台中,各专业、各群体、各层级人士行动的文本,非遗的相关标准化工作需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指导下展开。各国开展非遗保护,需要基于自身实践经验和非遗内在规律,此次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制定充分地体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理念,而且能够为非遗保护工作正常健康地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系统性保护是中国经验中尤其重要的一个,这是非遗保护多元参与者在长期实践中达成的共识,我们能在非遗采集著录标准中看到非常突出的整体性、系统性理念,以民间文学为例,对这类对象的采录,要包括传承人、传承地区、文化事项的整体记录,比记录文本更重要的是在其传承的整体语境中去关注。标准中提到的全面性、关联性、保真性的原则,恰是从不同层面强调对整体性的关注。标准的制定和顺利发布,是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探索,在多学科交流的基础之上制定出来的非常优秀的成果,相信它也会对国际非遗保护工作带来重要参考,对保障非遗工作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欣

主要围绕传统技艺(营造技艺)采集著录遇到的难点对非遗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思考。

他认为,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便捷工作,而非束缚和阻碍发展。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可视为一种把专业知识系统化、条目化的纲要,这并不容易,需要尽量避免遗漏,做到结构上的合理完备。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调整、完善。此次发布的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对各门类非遗项目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标准使用人在面对具体项目时,也需要注意具体对象的差异和特殊性。

在采集著录过程中,非遗保护工作者以“他者”的身份进行记录,由于不同流派、不同区域文化和个体的差异性,受到语言、文化、地域观念的影响,在应用标准时,要有忠实的记录和对一些表述的必要转换。营造技艺记录有工种多、工期长、机会少等难点,在对重复性的流程和工艺进行记录时,需选取代表性、关键性的节点;物质性的材料、工具,与非物质性的技艺有相互映证的关系,均需关注,这是系统性保护的要求,也是我们保护非遗的目的;需要对采集成果进行及时整理加工。这些在传统技艺部分标准中均有提及。对营造技艺这个类目,标准中还提及了“图纸”这一采集方法,有条件时,还可在视频采集成果中,使用三维动画呈现构造和流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

阐述了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具有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他认为,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发布在非遗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如同秦人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一样,给非遗工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统一的行业操作指南。让非遗工作,尤其是采集著录工作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统一性的平台。该标准的出台也是中国20年履约实践经验的集中展示和重大体现,将在非遗记录建档、数字资源传播利用、大数据体系建构、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指导和依托作用。

他指出,虽然非遗采集著录标准已发布,但这只是标准化生命周期的开始,未来我们将不断推进标准的宣传、贯彻、培训等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标准。


“非遗成都论坛”基本情况介绍

非遗成都论坛作为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学术活动品牌,在历届举办过程中形成了以《成都宣言》《成都倡议》为代表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今年成都论坛的主办方之一,积极发挥自身学术优势,推动各方在平台上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交流,凝聚共识,共助非遗保护事业发展。


编辑: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