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著作简介
探讨知识产生、发展和传播的社会根源以及知识对社会的影响是知识社会学的普遍范式,遗产本身作为一种知识的存在,人类对知识的积累与遗忘究竟如何生成现代性?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讨论作为知识的遗产之具体形态和内涵,以及文化遗产在社会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在过去中国的农业结构中,农民因为只拥有小块土地,所以不得不从事一种只配称为“园艺”的农业耕作,这是由几个世纪的古老传统锤炼出来的一种“艺术”尊严。中国农业的效率值得称道,虽然多是农民个人技巧的成就,但也是一套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个体与个体之间拼凑出的集合对系统知识的产生无疑起到实质性的激发作用。本书通过理论创新,将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知识类型,运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探讨农业文化遗产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渤海文化底蕴深厚的宁安响水稻作文化系统的遗产化及现代转型、农业和乡村社会的协调发展路径也是本书的核心关切。
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共生的智慧与理念,东方农业社会长期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朴素的农耕实践,中国的劳动人民顺应天时、藏粮于技,对于传统农耕实践与生态智慧的新阐释展现出独特的理论旨趣,在为农业文明互鉴提供借鉴范本的同时,实现“东方智慧”的国际传播。
传统中国的农耕文明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对现代农业发展仍然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本书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黑龙江宁安响水稻作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总体上运用人类学和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遗产)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其两个核心要素即渤海国文化带和响水稻作农业乡村社会文化带进行考察和理解,具体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农耕实践、传统技术以及文化系统中的“主体”,追溯宁安响水稻作文化自渤海国兴起,到朝鲜移民此地进行水田开发,到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后的发展历程,挖掘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对遗产复兴与社会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新的诠释,进而关注遗产如何接入现代世界的知识体系,开启作为知识的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尝试,探讨如何发挥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力资源,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社会新模式的构建。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出版。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思
第二节 相关研究简述
第三节 研究主题与思考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浸润下的文化系统
第一节 秀丽宁安悠远历史
第二节 区位地理自然资源
第三节 渤海起源厚植文化
第二章 自然为主:响水稻作与稻米
第一节 稻作遗产分布重点调查区域
第二节 得天独厚的黑龙江稻作
第三节 农食之响水稻米
第四节 御贡响米
第五节 湖水为基泉水为底
第三章 稻种为辅:品种与传统技术
第一节 寒地水稻种植区别与技术发展
第二节 响水稻探源
第三节 与环境共生的农业技术体系
第四节 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第五节 稻米的物质性和意义之反思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主体”
第一节 朝鲜族移民的风俗
第二节 满族的民俗及演变
第三节 生计影响
第四节 主体之间的多重关系
第五章 农业非遗元素与资源物产
第一节 民族习俗
第二节 传统技艺
第三节 地方物产
第四节 民间文化
第六章 遗产复兴与乡村振兴
第一节 农业考古实践
第二节 稻作主题与村落景观构建
第三节 农业文化遗产的市场化
第四节 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第七章 农业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农耕智慧与生态价值
第二节 社会文化价值
第三节 农业:奢侈还是精品?
结论
附录
附录一·大事记
附录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保护试点
附录三·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清单及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侯学然,1988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博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经济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曾多次前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东北边疆地区进行田野考察。已出版专著《肃南裕固族历史叙事的人类学研究》,先后在《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十余篇。
出版信息
书名:作为知识的遗产:响水稻作探源与实践研究
作者:侯学然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版次:1
ISBN:978750397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