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张晓东

大学本科学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正处级编辑,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媒体联谊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好艺术交流院研究员,中国画院理事,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工程和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以篆书创作及书法审美为主。受邀出席“天下为公”两岸汉字艺术节(台湾)、“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泉州)、首届中俄文化艺术论坛等学术活动。



鲁庵印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印泥制作技艺

鲁庵印泥由张鲁庵所创。硃砂、艾绒、蓖麻油是制作各种印泥的三种主要原材料,鲁庵印泥也毫不例外。鲁庵印泥秉承手工操作和自然氧化相结合的工艺特征。严格按照高品质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始终保持最佳搭配比例、严格遵循制作技艺、合理添加有关辅助料。鲁庵印泥色似红缎;质薄匀净而细腻,稠如面筋,粘稠度高;状如丝绒,艾绒绵长细密,不易腐烂、不会硬结;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

本文发表于《中国艺术时空》2019年第1期。



一、鲁庵印泥的由来

自古名社多南地。诞生于20世纪初的西泠印社因濒临杭州西泠桥而得名。它是一个集书画、篆刻为一体的民间学术团体,秉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上自鼎彝碑碣,又至印玺刀泉,无不博采旁收,借资考古。”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重要媒介就是印泥。因此西泠印社从建社初期就非常重视印泥的品质,开始自行研究制作,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所制“西泠印泥”品质超群,长期以来深受书画篆刻名家的青睐,名扬海内外。

在西泠印泥制作百余年的历史中,高手辈出,其中张鲁庵技艺精湛超凡最负盛名。

张鲁庵(1901年—1962年),名咀英,字鲁庵,又字炎夫,号幼蕉,斋名望云草堂,浙江慈溪人。著名书法篆刻家、印章印谱收藏家、诗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在印学领域才华出众,有多种编著行世;又以善制印泥闻名遐迩,匹敌京城制泥高手徐正庵(曾在皇宫制作印泥),时有“南张北徐”的雅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制作技艺的创始人。

张鲁庵是杭州张同泰国药号第五代传人,痴迷于金石篆刻。凡国内珍稀印谱、印章及有关印学著作,皆不惜重金购藏,其藏有印谱达400余家,可谓集印谱之大成,数量之多、品味之高,罕有抗衡者,时称“海内第一家”。如邓石如所刻“燕翼堂”“雷轮”“子舆”“守素轩”“古欢”五面印,以500银元购得;陈介祺所集《十钟山房印举》拓本99册,以1400大洋从吴湖帆手中购得。

1962年4月18日,张鲁庵在上海寓所病逝后,其夫人叶宝琴和儿子张永敏等家属遵照其生前遗嘱,将他所藏的秦汉青铜玺印、历代名家(包括西泠八家)印章1525方(其中秦汉青铜玺印305方)和历代印谱433部近2000余册(其中有明代精拓、孤本、善本33部200余册),悉数捐赠给国家,藏于杭州西泠印社“望云草堂”。

正是出于对印谱收藏的挚爱和深谙印泥对印谱钤拓的重要性以及对印谱高品质的追求,张鲁庵一直执著于制作高质量的书画篆刻印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化艺术名家云集、文物古籍荟萃,深深地吸引了张鲁庵。1926年,张鲁庵决然定居沪上,在1930年到1948年间,他进行了数百次一丝不苟的试验,研究以硃砂、蓖麻油、艾绒为主要原料制作印泥的技艺,把其中53次比较成功的配方和加工方法作了详细记录,提出了质量标准和最佳搭配比例及有关辅料的合理添加、制作过程中的加工要求等。经过再进一步的完善,他终于制成了鲁庵印泥。在印泥制作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风靡一时。他的印泥得到吴湖帆、张大千、贺天健、高振霄、王福庵、陈巨来等书画篆刻大家的青睐,其影响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至今,它仍是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相关部门进行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可见,当时鲁庵印泥比其他西泠印泥和潜泉印泥更加受到书画名家的喜爱。

张家以开药铺为业,家境富裕。张鲁庵研制印泥不为赢利,不惜成本,只求品质最好。他研制印泥用心至诚、至专、至笃、至精、至坚。他斥两万银元巨资从德国进口化学分析设备,聘请海外留学归来的复旦大学化学、物理专家陈灵生和余雪扬教授到家里共同研究,把当时全国生产的印泥都收集起来,包括漳州八宝印泥,计29个品种。在这29种印泥的基础上,他用化学方法把主要原材料分解出来,再用天平称出各自的重量,然后计算出配方比例。之前制作印泥都是凭经验,大致多少,靠估计,是没有计量的。在这29种印泥配方的基础上,他经过对比选出最优的配方做进一步改进。经过100多次的试验,耗资巨大。他同时把史籍中记载的印泥制作方法逐一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纠正了许多以讹传讹的说法。民间传说“八宝印泥”是由珍珠、玛瑙、琥珀、珊瑚、红宝石、金箔、银箔、朱砂八种珍贵材料制成,其实不然。红宝石坚硬无比,研磨成粉末难度极大;银箔易氧化,时间久了就会变黑。他记录下了53个配方,经比较分析,观察钤盖效果,认定第49号配方品质最高。他经过无止境地试验,终于做出了称心如意的印泥,当时有三个品种:硃砂印泥、硃磦印泥、和合印泥。陈巨来非常喜欢张鲁庵所制印泥,1942年春节为他专门精心刻赠了“鲁庵印泥”白文印章一枚,所刻边款赞曰:“善制印泥,佳妙无伦”。

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记张鲁庵》中写到:“张氏在乡时,曾试制印泥十年之久,耗资二三千元,及制成,悉为一无用处之废品。及来沪后,发奋以每两印泥十六元之巨价,邮寄漳州魏店购进廿四两之多,寄来后,乃以四两嘱人分析其油分,四两分析其颜料,四两分析其艾绒成分,四两分析其加药成分,八两自存。至是,鲁庵印泥乃告成功矣,较之上海西泠印社所制,高超十倍也。后张告余云:油分乃蓖麻油也,非古人所云之菜油,颜料以硃磦为主,硃砂、西洋红只二三成而已,故能细而薄,薄而丽也。艾绒非用漳州特产不可,药料则惟冰片而已,油须加工熬煮者云云。张自云所制者,终做不到如漳州之薄润,殆尚有秘诀未得也。”据此可知,鲁庵印泥是在取法漳州八宝印泥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同时也透露出其主要原料的品种、产地、比例及加工工艺等。鲁庵印泥、潜泉印泥(最初由吴隐创制,后由吴振平、丁卓英继之)均由西泠印社社员所制,所以统称为西泠印泥。

张鲁庵先生因为挚爱金石篆刻,慷慨出资收藏,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精美的玺印和印谱实物,他还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创制了鲁庵印泥。他是我们金石收藏家和篆刻家以及书画家学习的楷模,是我们敬仰和尊重的人,我们要纪念他。他的英名应该镌刻在金石篆刻发展历史的丰碑上。

二、鲁庵印泥的主要原料

硃砂、艾绒、蓖麻油是制作各种印泥的三种主要原材料,鲁庵印泥也毫不例外。

硃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hgs),天然矿物,无机化合物,是中药里的常用药材。制作鲁庵印泥的硃砂要经过精心挑选,一般选用产于四川、云南的镜面砂或产于湖南辰州(今沅陵县一带)的箭镞砂,密度为8.1g/cm3,红色、微透明、有光泽。

艾绒。艾绒是菊科植物艾草的纤维部分。制作鲁庵印泥的艾绒,多选用产于福建漳州(漳州东北的郭坑)的漳州艾。艾绒在整个印泥中起到的是“衬胎”的作用,使油硃有依托而不会板结。叶艾,生长在海洋性气候中,既要阳光充足又要地面潮湿,才能长出好的艾叶。经水将干艾叶提炼而成艾绒,一寸以上可用。主要考量其弹拉力的强度和吸取色浆能力的大小。

蓖麻油。蓖麻油是制作印泥的最好油剂。其粘结力强,可使油硃容易上印;凝固点低,性能稳定;无腐蚀性,不会破坏艾绒和纸张;稠度高,平衡油硃,使章面清晰;永不干燥,可使印文永不脱落。主要考量油脂的干性、粘性和渗透性。

三、鲁庵印泥的制作工艺

鲁庵印泥秉承手工操作和自然氧化相结合的工艺特征。严格控制高品质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始终保持最佳搭配比例、遵循严密的制作技艺、合理添加有关辅料。

制油(晒油)。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蓖麻油中的杂质去除后,再置于三伏天太阳下照晒,经过3—5年天然氧化的过程。晒油的年份越久,油越稠厚。制作鲁庵印泥的蓖麻油应经过至少3年以上的照晒。

搓艾(揉艾)。是将新鲜艾叶在炎热的气温下晒干后进行搓擦,并除去所有水分、叶绿素等的过程。新艾一斤,可得制艾绒二三钱至一两。手工揉艾要经过两个夏天。

研硃。是用手工耐心地在瓷钵中将硃砂研细,并将其中的杂质完全去除的过程。用阿拉伯树胶经多次漂洗,再酸碱处理,晒干待用。硃砂须手工研磨300个小时,直至颗粒细若粉尘。

原料要求“三净”:硃研细漂净,艾搓洗干净,油加工纯净。

调配。硃砂经过传统的水漂法提炼成硃磦、硃砂,再将研细漂净后的硃磦和硃砂、精制后的蓖麻油和去除杂质后的艾绒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和先后顺序调配在一起,经过上万次的手工调和捶捣,制成可以使用的鲁庵印泥的过程。

制作鲁庵印泥关键材料的产地、制作方法、分量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有了三种关键的材料,张鲁庵设计了印泥调制的程序,在这个工艺过程中,硃砂、蓖麻油和艾绒的比例、先后、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印泥的质量。在调制阶段,他独自钻进二楼安静的工作室,有条不紊、严谨细致地开展调制的一道道工序,并随手记下工作的心得,如室温要求,经过长期观察后定在25℃左右。首先,他把硃料、蓖麻油、艾绒称准分均,硃料、蓖麻油和艾绒的比例是硃料100、蓖麻油30、艾绒4。先把硃料倒入瓷钵中,张鲁庵选用的瓷钵是德国进口的,他经对比后认为,这种瓷钵质地细,硬度高,不会在研磨中产生杂质(实物由张鲁庵夫人赠予符骥良,现陈列于国宝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加油约四分之一,用竹箸将硃料和蓖麻油调和,然后用瓷杵缓缓研磨,硃料和油渐渐混合,如干的面团状;接着把剩余的四分之三的蓖麻油全部倒入,继续研磨,使硃油完全融合,变成奶油状。此时可以把称量好的艾绒,用小弓轻轻弹松后,一丝丝地加入油硃之中,并用瓷杵轻轻上下捣打,让艾绒充分吸收油硃。捣打印泥需要耐心,捣打的次数越多越好,泥质会渐渐细腻柔糯,色泽艳丽。调制好的印泥仍然放在钵中,用盖子密封静置一周以上,让硃、油、艾三者更好地混融。如使用时,再移至印泥缸中。

鲁庵印泥共有50多号配方,油剂的稠度、硃砂的粗细、艾绒的长短要根据使用地域的气候特点、钤印的介质等予以调整。

孔云白先生在1936年所著《篆刻入门》一书中曾讲:“末取研成之砂,入油少许,但令砂湿,研数十转及加油,复研数日,日万转。然后以少量之艾,递次加入,递次研磨。约一月则印泥始成矣。……大约每砂一两,配油三钱或三钱五分,而艾则仅须四五分已足,万不宜多置也。”硃砂、蓖麻油、艾绒的比例约为100﹕35﹕5。这是古人记录的制印泥通用的程序和比例,鲁庵印泥的制作也基本遵循这一法则。

四、鲁庵印泥的特点

鲁庵印泥色泽鲜艳雅丽,色似红缎,历久不变;不用任何添加物,确保泥质纯净、细腻而有光泽,富弹性,稠如面筋,状如丝绒,质地薄而匀净,印色遮盖率高,容易上石。艾绒绵长细密,不易腐烂、不会硬结;气温在-50c—350c之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印泥稠度变化小,久置不用,泥质不会发生油浮硃沉的现象,冬不硬结,夏不腐烂;钤出的印文字口清晰,富有立方体感,一印连钤数十纸,依然字字清晰。在室温中使用,上石落印干净,钤盖得心应手。具有特定的配方和具有特定的制作技艺。

随时间愈久,色泽愈沉静古雅,印文质感均匀洁净,着色力,遮盖力,黏结力高强,从20世纪五十年代钤拓之《赵之谦印谱》《吴昌硕印谱》《黄牧甫印谱》《鲁迅笔名印谱》等诸谱可得佐证。鲁庵印泥具有传承谱系。

五、鲁庵印泥的传承

勿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承人是决定性因素。鲁庵印泥的传承有两位关键人物:高式熊和符骥良。

高式熊(1921年—),名廷肃,字式熊,号羽弓。浙江宁波鄞县人,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上海市书协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父高振霄,晚清翰林太史(进士翰林),北宋武烈王高琼之后。

他早在青年时期就因辑成《篆刻存景》和《西泠印社同人印传》而饮誉印坛。他对历代印谱版本深有研究,是海内外著名印学鉴赏家之一。1953年受张鲁庵先生之托,他整理汇辑了《张鲁庵所藏印谱目录》一部四册,为刻写油印本。

高式熊先生幼承庭训,随父学书法、诗文、古文字学。篆刻由海上名家赵叔孺(1874年—1945年)、王福庵(1880年—1960年)亲炙。1947年,经王福庵、丁辅之(1879年—1949年)推荐加入西泠印社,成为年轻的西泠印社社员。

太师龚心钊(1870年—1949年)赞其曰:“式熊世讲,英年锐学,所观摹者已多。偶运铁笔,神汇于古,其气息清俊,又非当世之规模于摹拟者所可同日而语。”

自1941年起,经赵叔孺(与其父高振霄为宁波同乡)先生引荐结识印泥大师张鲁庵,学习临摹其珍藏的400多种印谱和2000多方印章,同时跟随先生学习其印泥制作技艺。

1962年,张鲁庵临终前将“鲁庵印泥49号秘方”托付给高式熊,叮嘱其务必将鲁庵印泥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

高式熊先生回忆说:“我于1941年与张鲁庵先生见面并结识的。赵叔孺先生跟张先生讲,高式熊是学篆刻的,小娃娃才21岁,想借用您的印谱学习。张先生对我讲,现在印谱也贵,你就不用买了,我有印谱,你到我家里去看。张先生又讲,以后你要看的印谱我来安排。他选定几种印风规范的印谱,打一个包,标一个目录送来,我看完以后打电话过去,再换一批,就这样看了两年多。1950年以后,他的一个儿子去逝了,心情不好。为了安慰他,我去他家的次数就多了,他知道我刻图章,第一次见面后就送我一些印泥。我知道他的印泥好,就看他做,他也教我,用他的料,从配料开始做,一起做过几次,他制的印泥的确不错。

我见到最早的印泥是福建的魏丽华斋制作的。那个时候几十个银元一两,现在讲是天文数字了。张先生买来漳州八宝印泥以后,聘请工程师进行化学分析,去掉艾绒、去掉硃砂、去掉油,拿出来硃砂用滤纸过滤,可以通过最细的滤纸。他跟我讲,这个泥的功夫不得了。他创制的鲁庵印泥很有名气,他不卖,有关系的送一点。

1962年他去世之前,我到他家里去,他把印泥的配方给我,从1、2、3直到53号都有。那个时候他在上海做的都是49号。陈巨来跟他讲,这个印泥要颜色鲜一点。他后来做的这个印泥就非常适合陈巨来先生细朱文印风格。所以当时他那个印泥面世,就非常受欢迎。除了陈巨来用的印泥,他还有几种印泥。”

张鲁庵制作印泥不是为了经营,除了自用外,他只为上海那些有名望的且交往甚笃的书画篆刻家们制作印泥。

陈标介绍,高老没有上过高等学院,完全靠自学,很小就读《说文部首》。他深谙篆刻艺术的规律并努力实践着。他跟张鲁庵亦师亦友,又与赵叔孺、王福庵、陈巨来等过从甚密。高老学养深厚、内涵丰赡、品德高尚、阅历丰富,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没有把珍藏的鲁庵印泥秘方卖给日本人,也没有卖给台湾人。

高老在期颐之年,仍然一如继往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不同需要,努力践行着像张鲁庵先生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名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品格。

2017年春节,高老还应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篆刻了一枚“中国梦”白文印章,古意淳厚,宝刀不老。

符骥良(1926年—2011年),号雪之,白果,铁之。江苏江阴人。1948年毕业于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生前曾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画会副会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爱好书法篆刻。20世纪五十年代结识印泥大师张鲁庵,后加入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担任张鲁庵先生助理,经常帮助其制作印泥。张鲁庵去世后,符骥良在师父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研制出“骥良印泥”。他为鲁庵印泥的宣传和传习做了大量工作。2011年11月18日仙逝,其子符海贤传承父亲娴熟的技艺创作印泥。

六、鲁庵印泥的非遗路

1962年4月18日,鲁庵印泥的创始人张鲁庵先生驾鹤西去,他把鲁庵印泥的制作配方和技艺传给了比他小21岁的高式熊。不久之后,文革开始,国家动乱,鲁庵印泥的制作也随之停止了,封存了将近50年。

2005年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庵印泥制作技艺”的申报工作,2006年该项目入选静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7年入选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上海鲁庵印泥和漳州八宝印泥“印泥制作技艺”同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高式熊和符骥良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代表性传承人”称号。高式熊和符骥良二位是鲁庵印泥的第二代传承人。

如何恢复鲁庵印泥的制作技艺呢?上海市静安区成立了鲁庵印泥传习所,所领导找到了李耘萍。她是中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书画印泥艺术大师。当时上海市二轻局手工业局局长、新四军老干部胡铁生就很推崇她,把她留在手工业局专门搞印泥。那个时候她制作的也是西泠印泥,现在全国95%的印泥加工都是她制作的,如“潜泉印泥”,韩天衡用的“豆庐印泥”,几乎只要说得上名字的印泥,基本上整个加工过程都是由她完成的。她是一部印泥的百科全书。

早在1991年高式熊认识了印泥制作经验丰富、社会声誉极高的李耘萍,共同创制了“高式熊印泥”。因为她现在制作的所有印泥,都不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只有“鲁庵印泥”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在高老的推荐下,她成为鲁庵印泥的第三代传人。作为传承人,她现在放弃了所有的印泥制作,包括诞生于民国时期的“潜泉印泥”,集中精力,专门进行鲁庵印泥的传承工作。所以这些印泥的配方都由她一个人操作。

为了保持鲁庵印泥的传承性和严肃性,用料精挑细选,甚至于苛刻;工艺完全手工,不厌其烦。鲁庵印泥所用之油叫伏油,必须是大伏天里晒三年的蓖麻油,晒成像茶汤的颜色一样,这样油的分子结构改变了、重新凝结、再过滤掉杂质。正所谓“制印泥不难,难于得佳制之油。”硃砂要磨得极细,如粉尘一样可以扬起来,再用伏油去拌。原来的硃砂料就像我们选印章料一样,可以认真挑选。现在用炸药开矿,用履带输送出来,无法知道这个硃砂矿里纯硃砂的含量是多少。硃砂选自贵州、四川和湖南交界的地方,不能用其他一般的硃砂,张鲁庵都选择过了。艾叶要用北纬23.50的,在福建漳州。农民不愿意种,因为艾草对地皮的要求特别高,今年种了明年要转种的,否则要异化掉品种。种艾不如种花划算。因为产量很低,所以成本也就高。可以看出,如要制成真正的确如从前的鲁庵印泥实在太难了。

今天我们要恢复鲁庵印泥制作技艺,虽然高式熊领衔、李耘萍主制,工艺全依旧制,纯手工,但原材料上不可能完全如前了,要做成精品,量也不会太大。

除了恢复鲁庵印泥的制作之外,传习所还做了大量宣传。印泥制作技艺的文字和图片,同少数民族好多工艺在国家图书馆展示过一次。但是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大,传习所准备在文物出版社出版鲁庵印泥专著。把印泥制作的整个过程及其价值,以图版的形式表现出来。现在好多人不知道,或根本搞不清楚鲁庵印泥,甚至于使用印泥的也都不知道。

由于鲁庵印泥创始之初,就不是面向市场的,受众面极小,仅局限于海派的书画篆刻名家。能用上张鲁庵印泥的书画名家都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买不到的东西才是高级的。作者给书画家用,用完之后给予反馈意见,作者再加以改进,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鲁庵印泥制作精、品质高、产量小,所以它的传播很有限。

2012年6月,92岁高龄的高式熊和张鲁庵之子张永敏遵照张鲁庵遗嘱,把鲁庵印泥的49号秘方和部分实物无偿捐给了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希望由政府来保护和传承。

2012年11月6日,静安区政府筹建的国宝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建馆传习。传习所是事业单位编制,以保护传承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为宗旨。传习所的上级主管单位是静安区文化局,经费来源由国家、市政府和区政府全额拨款。传习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15号。高式熊任名誉所长,陈标任所长、李耘萍任副所长。李耘萍、高老的女儿高定珠、符骥良的儿子符海贤作为第三代传承人。

2013年9月17日,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工坊在上海市五四中学揭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中学课堂。还协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撰《鲁庵印泥制作技艺》、拍摄《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专题片》。

传承鲁庵印泥制作技艺是传习所的职责和使命,他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试制恢复鲁庵印泥的同时,会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了《中国篆刻史》《海派书法篆刻与鲁庵印泥》《鲁庵印泥制作技艺》《鲁庵印泥如何保养》《鲁庵印泥如何进一步发展保护》等课题研究,并招收了50个学生学习印泥制作和篆刻技法。他们编辑的《国宝鲁庵印泥制作技艺校本教材》书籍送进了学校,再把有关教师请来传习所加以培训。

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代,领导重视、社会关注。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鲁庵印泥制作技艺,因为受众面小,但文化积淀很深。既然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也不能依靠个人去传承。国家要担负起传承的职责,把它保护好、传承好。

传习所也销售一些印泥,都是高式熊传承印泥。

印泥制作,也会产生污染,所以生产基本上在李耘萍那里,要分地点、分批次生产,这里研硃、那里揉艾、那里晒油。目前印泥的产量基本上每年只有5公斤左右。

印泥的种类从颜色上分,有书画家使用的硃砂印泥,比较软;有篆刻家用的硃磦印泥,比较硬。

鲁庵印泥的创始人为张鲁庵,第二代传承人为高式熊、符骥良,第三代传承人为李耘萍、高定珠、符海贤。(制图)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弘说,中国的文房四宝行业有许多非遗项目,有的锁起来了,有的供起来了,随着传承人的故去也就失传了。而鲁庵印泥通过生产性保护,探索出一条非遗保护路径。

印泥业也是青黄不接,知名牌子不过几家,年利润不高甚至亏损,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拿李耘萍现在领导的耘萍工艺品公司来说,多年来就一直为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发愁,所带徒弟也一个个离开了。她说:“真正的印泥全是手工生产,工序繁杂,活计很累,几年做下来,手都会变形,太脏太累,工资又太低,谁还愿意学?没办法,我把自己的儿子拉下了水。”

“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非若后人苟且。上至钟鼎、刀剑、盘匜之属,下至隃糜、侧理,皆以精良为乐,匪徒铭金石、尚欵识而已。今人见闻不广,又习见时世所尚,遂致雅俗莫辨。更有专事绚丽,目不识古,轩窗、几案毫无韵物,而侈言陈设,未之敢轻许也。”(文震亨《长物志·器具》。隃(yu)糜,墨名;侧理,纸名。“欵”(yi)谓阴字;“识”谓阳字。)

鲁庵印泥“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其制作技艺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保护它,传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