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肖 庆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出版专著《构建公共文化空间:问题探源与理论思考》、《文化科技创新: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等;先后主持《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09cg085)和《新媒体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探索》(15bc041)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国家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技术空间的艺术之维

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使其与人文精神更好地并轨,是我们目前在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进步时的首要问题。本文研究了在数字虚拟技术的影响之下,电影艺术在审美生成、审美内容及审美接受等各方面所呈现出的崭新的美学特点。首先,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把现实,而且还可以把非现实对象化、直观化,从而模糊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别,打破了两者之间的严格界限,实现了观影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实时性。其次,传统电影传播与接受都是单向度的,而数字技术则可以为欣赏者的审美“能动性”提供技术保证。在数字技术介入之后,建立在虚拟现实空间的审美活动契合了 “接受即创造”的美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艺术欣赏方式的发展趋势。再次,虚拟空间或数码幻觉可以在审美主体的身体上生成伴有意识和意义的特殊审美感受,艺术的主观内容唤起的情感与原始刺激唤起的情感日益显示出一致性。

在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美学和人文文化正面临转型的今天,“数字化生存”已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并且在将来会成为人类“艺术化生存”方式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考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可以为新的文化精神的塑形提供某种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弥合现代科技与传统人文精神之间的鸿沟做出有意义的尝试。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9年12月2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