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蒋慧明

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戏曲学系,系该院招收的国内首位曲艺史论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曲艺研究所,兼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曲艺学会理事等。发表过多篇曲艺论文及评论,出版过若干曲艺著作,曾获中国文联首届和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2016年度“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等。


微言小义 入木三厘——蒋慧明曲艺评论集

这本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发表过的大部分文章(其中有两篇原是约稿,因故未刊发)。其中,第一辑“为相声脱‘贫’献计”,讨论的主要是相声的有关议题;第二辑“下一个百年,还只有《剑阁闻铃》?”,则涉及相声以外的其他曲种;第三辑“笑声中的雅俗之辨”,是有关曲艺艺术的传播与传承方面的思考;第四辑“当舞台剧加入曲艺酵母”,侧重探讨的是曲艺元素在当下舞台剧创演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五辑“曲艺,仍在边缘”,是近年来撰写的有关曲艺发展现状的综述类文章。

多年来,作者始终坚持着一以贯之的写作和研究宗旨,即——专业的学术内容,通俗的文字呈现。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基本理念,作者坚持深入现场,从一名观众和研究者的双重角度,贴近曲艺创演的实际,持续关注,积极思考,力图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呈现,希望多少能起到些“微言小义,入木三厘”的作用。

本文集由学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目录

第一辑  为相声脱“贫”献计

为相声脱“贫”献计

“是我非我”——相声表演艺术的重要特质

相声的态度——观央视相声大赛一等奖作品《一对一》有感

相声与时代、市场的多重命题——相声“回归”剧场之后

从蛇年春晚谈相声的进与退

新人频亮相 新作欠打磨——观第七届央视全国电视相声大赛有感

 “文哏”只怕已成绝响

本土化、市场化、偶像化——京津以外地区相声小剧场现状考察

从《虎口遐想》到《新虎口遐想》

从传承中创新——以马季先生的相声创作为例

从“走进去”到“走出去”——浅谈马季先生相声的视野与影响

相声的净土 百姓的乐园——有感于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十五周年

有趣、有味、有美——略论师胜杰对相声美学精神的承继与传扬

口传心授与相声的当代传承——以一代相声名师王长友先生的教学实践为例



第二辑  下一个百年,还只有《剑阁闻铃》?

下一个百年,还只有《剑阁闻铃》?

从农村大炕到城市包厢的二人转

江南雅韵演绎经典  “移花接木”弹唱《雷雨》

高山流水遇知音

但愿曲终人未散

常德鼓书的乡土情与曲艺味儿——兼议“鼓书”类曲种的传承与创新

老北京的沟通密码

坚定文化自信  勇攀文艺高峰——谈曲艺新创节目《看今朝》

敬亭之后,宁有敬亭?

“评”“品”“演”——关于当下评书评话艺术的若干思考

传统的承继 现代的观照——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的启示

雅者得其深 俗者得其浅——“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系列演出的启示



第三辑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曲艺评论:呼唤真知灼见与价值引领

传播与传承——略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传媒促进传统曲艺的保护与发展

如何营造传统曲艺当下传承的文化空间

深入浅出 博观约取——拜读《吴宗锡评弹文集》的收获和启示

漫议曲艺评论的“深度”“速度”与“维度”

强化专业队伍 维护曲艺生态——简论曲艺文学创作专业在曲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加大曲艺理论知识普及力度 积极拓展曲艺人才培养方式



第四辑  当舞台剧加入了曲艺酵母

当舞台剧加入了曲艺酵母——评话剧《三人行不行》

严肃地搞笑  荒诞地抒情——相声剧《六里庄艳俗生活》观后

曲艺与话剧 混合容易化合难——评话剧《曲韵钟鼓楼》

上海滑稽戏来京,为什么非要“改口”?

借鉴与传扬——从当下舞台剧作品中的曲艺元素看戏剧、曲艺之相互影响



第五辑  曲艺,仍在边缘

曲艺,仍在边缘

2013年全国相声小剧场回顾

2012年曲艺综述

喜忧参半 雅俗之辨——小议2011年中国曲艺

京城小剧场曲艺的“热”与“冷”

和谐欢乐 人情民心——2017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有感

曲艺书 高大上

小品缘何渐成鸡肋

春晚除了带刺还需要什么

第十七届群星奖曲艺类节目述评

相声or综艺:想说爱你不容易

跋  专业的学术内容 通俗的文字呈现


                           蔡源莉


蒋慧明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剧戏曲系毕业的第一位攻读曲艺史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中国曲艺教育史上的第一位。看着面前摆着的《微言小义 入木三厘——蒋慧明曲艺评论集》书稿,我不禁感慨万分。

回想当年,为了争取招收曲艺专业研究生,我都快把恭王府小二楼研究生部的门槛踏破,历经了三届主任——他们是张宏渊老师、周育德老师和伍国栋老师。之所以这么锲而不舍地烦扰他们,其动力来自于我在参加《中国曲艺志》的组织、编审工作中,深感曲艺史论研究人员的匮乏,尤其是缺少年轻的曲艺工作者。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97年的一天,伍国栋老师兴冲冲地来到曲艺所办公室通知我说:“我在院里刚开过会,研究生部今年开始可以招曲艺专业研究生了,你赶紧去找生源吧!”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兴奋地对他连连道谢。生源我早就考虑好,且与时任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教务长的倪钟之老师多次沟通过。于是,电话赶紧打过去,请他帮我联系该校曲艺文学专业毕业的、有意报考的学生。为何首选北方曲校文学专业毕业生?因为他们入学前是高中毕业生,又在曲校接受过曲艺艺术及其史论的基础教育,素质较高。时隔不久,便有几位同学联系我询问报考条件等等。最终有勇气前来报考的便是蒋慧明。

慧明从合肥来到北京,我领她去研究生部拿到招生简章,很快,她向单位请假,到研究生部进修班攻读戏曲专业等课程,为考研作准备(因为当时的招生简章上尚未单列曲艺方向,因此考试内容仍为戏曲史论)。进修期间她很用功,除戏曲学课程外,还兼修了艺术学、美学等课程,并且观摩了大量演出,积极参加院内外主办的各类艺术讲座。机会是永远留给勤奋者的。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于2002年正式考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成为第一位攻读曲艺史论的硕士研究生。这期间,我退休了,离开了曲艺研究所的岗位,蒋慧明就成了我带的唯一一名硕士研究生。2005年6月,慧明毕业了,留院工作至今。

弹指一挥间。这本厚重的曲艺评论集是她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总结汇集,有评有论。这使我想起当年在编纂集成志书时,张庚先生曾经讲过的一段话,大体是:在这个学术研究领域有这么四个层次,集成、志、史、论。集成是基础,收集资料,研究资料,把资料按学科规范;第二层修志,志者记也;在集成志书的基础上写史,这是第三个层次;然后再高一个层次,在撰写史的基础上便是理论;理论的最高点就是批评。这么些年来,她基本遵循了这个规律踏踏实实地做学问,采访艺人,收集资料,认真思考 ,她注重现状研究,每次观摩演出后仔细撰写笔记,所以她的每一篇文章无论是评还是论,是褒还是贬,都不是空穴来风。正如她在“跋”中所述:“我坚持深入现场,从一名观众和研究者的双重角度,贴近曲艺创演的实际,持续关注,积极思考,力图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呈现,希望多少能起到些‘微言小义 入木三厘’的作用。”

慧明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毕业后,在曲艺团任创作员,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都有涉猎,其中着力最多的是相声创作,一是出于兴趣,二也是单位演出需要。多年的积累使她对相声这个专业比较熟悉,因此,攻读硕士期间早早就与我商量计划撰写相声表演方面的毕业论文。学习期间,她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相声,她的研究不仅仅是从理论的角度,她观看演出,采访艺人,在总结艺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相声的表演艺术,研究相声的创作和作品,研究相声的观众等等,从中提炼出来她自己的理论观点。比如她在《“是我非我”——相声表演艺术的重要特质》一文中提出的“是我非我”这一概念。该文从“是我非我”——演员自我与角色自我,突出个性——以自身为艺术表现材料,以“我”为主——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这三个方面来论证其观点。“是我非我”是慧明多年研究相声表演艺术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她还独立完成了《相声表演艺术研究》的专项课题研究,几经增删修改,最近也要正式出版了。

慧明在曲艺理论研究方面的努力和用功,我都看在眼里,倍感欣慰。我很欣赏她的研究方法,读了她的文集可以看出,她研究表演艺术没有脱离实践,始终把眼睛盯在舞台上,论述言之有物。她特别关注曲艺的现状,尤其是当下相声的发展。比如她非常勤奋地到北京的各个相声小剧场去实地调研,此外,长沙、西安、上海等地的小剧场演出,只要有机会她都会去。她观看演出,背包里总要揣个笔记本,对演出的作品、演员的表演、剧场的效果、观众的反应等等,好的不好的一一记录下来,因此她发表的关于相声的评论文章,绝不是空泛之谈,而是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比如《为相声脱“贫”献计》一文。与此同时,她也经常关注其他艺术门类的演出和现状,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比如《小品缘何渐成鸡肋》《当舞台剧加了曲艺酵母》、《曲艺与话剧 混合容易化合难》等文章。

从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慧明对相声的研究,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视角,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例如,对相声传承教学的思考,她写了《口传心授 言传身教——从一代相声名师王长友的艺术实践谈相声的教学》的长文。“口传心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业内外多有认为它是曲艺落后的教学方法。多年以前,我曾写过一篇《论口传心授》的拙文,撰写的动机是想为曲艺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科学性正名,但阐述不够透彻,也缺乏案例。而慧明的这篇文章则是经过多年的深入实际研究,以著名相声老艺人王长友为例来剖析口传心授的科学性,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中的重要性。这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因为它不仅对于相声教学,同时也对整个曲艺教学传承起到一定的示范、借鉴和引领的作用。因为,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口传心授,“口传心授”更不是曲艺教学落后的符号。

可喜的是,慧明在她的学术研究过程中能紧紧地跟着时代的发展,紧紧地盯着舞台的变化。提出自己的认知,提出自己的观点,上升到理论,这就是她自身理论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她的文集里。如:《本土化、市场化、偶像化—京津以外地区相声小剧场现状考察》、《相声的态度—从《虎口遐想》到《新虎口遐想》,《从传承中创新—以马季先生的相声创作为例》、《“评”、“品”、“演”——关于当下评书评话艺术的若干思考》、《雅者得其深 俗者得其浅——“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系列演出的启示》等文章,有理有据。可见她的研究贴近实际,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协调一致,这种研究才有意义。

她的研究不仅仅是相声,她还关注曲艺艺术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比如《下一个百年,还只有<剑阁闻铃>?》一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即什么是经典,我们这个时代能否创造出经典?她在该文的结束语中写道:“窃以为,纪念骆玉笙先生诞辰百年,除了模仿她的经典唱段,似乎更应强调对她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试问,当下一个百年到来时,难道我们呈现给未来观众的曲目仍然只有《丑末寅初》或《剑阁闻铃》么?”

此外,对曲艺艺术的俗雅之争,曲艺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曲艺艺术的评论与创作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尽管有些只是提出了问题,但并没有解决。但是她能提出来就很好。

总之,这本文集是她近些年来关于曲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总结汇集,非常难能可贵。观点的成立与否在于能够讲理,自圆其说,能够把它说清楚,不人云亦云。多年来,业内一直在呼吁要建立曲艺学,然而一门学科的建立不是喊出来的。殊不知,戏曲学的树立用了多少年。从古代的艺人就开始对戏曲的艺术进行研究,声腔音韵、吐字发声,剧目、音乐等,尤其是昆剧的各个方面。从明清到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成立了中国戏曲研究院,梅兰芳为时任院长。然后来自延安的,上海的,东北鲁艺的一批文人、学者在院长张庚先生的领导下,大家带着使命感开始了建立戏曲学的研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戏曲学建立起来了。

之所以用戏曲学的建立举例,我是希望慧明今后在曲艺这个学术研究领域里,不光是自己做好,并且能够团结一批人共同来把曲艺研究事业做大,做好。相信我们的曲艺学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最后,借用史论家张道一先生的告诫:“不害人,不骗人,不吓唬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行之有效——这才是理论。理论应该是看得懂听得明白,这才叫理论。”望慧明以此为做学问的座右铭,朝这方面努力,为曲艺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如果从我1990年考入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文学班开始算起,正式踏进曲艺园地已将近三十年。2005年,作为国内首个曲艺史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我幸运地留在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次年,正式成为曲艺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可以自豪地说一句,由始至终,我都一直坚守在曲艺的园地里,初心不改,勤勉努力。

人们常说,中国的曲艺是一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然而,在曲艺理论研究方面,它又实实在在只能被划归到小众的范围。一方面,曲艺因通俗易懂的形式和内容而易于被群众接受和喜爱,但另一方面,正因其通俗易懂,曲艺本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包括文化内涵,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在学术界,对曲艺理论的偏见和漠视亦长期客观存在。曲艺理论队伍的薄弱,发声渠道的狭窄,研究阵地(刊物)的奇缺,以及业内“重表演轻理论”的积习等等,都不约而同地制约着曲艺理论研究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可见大量从社会学、民俗学、传播学等领域对曲艺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涌现,但就曲艺学本身来说,理论建树仍然相当匮乏。同时,这也恰恰说明了曲艺艺术就像一座理论的富矿,蕴含着太多太多值得深入挖掘的领域。

由于能够刊发曲艺理论文章的专业刊物少而又少,多年来,我的研究重心大都投诸在撰写相对短小易读的曲艺评论,以及编撰面向大众的曲艺普及读本。也因此,逐渐坚定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写作和研究宗旨,即——专业的学术内容,通俗的文字呈现。

史论家张道一先生曾说过:“不害人,不骗人,不吓唬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行之有效——这才是理论。理论应该是看得懂听得明白,这才叫理论。”深以为是。

于是,秉承着这样的基本理念,我坚持深入现场,从一名观众和研究者的双重角度,贴近曲艺创演的实际,持续关注,积极思考,力图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呈现,希望多少能起到些“微言小义,入木三厘”的作用吧。

我一直这么认为:曲艺研究的态度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指手画脚,曲艺研究的成果也不应是自说自话后的束之高阁,那些堆砌了一长串西方理论术语的所谓学术文章,未必能够真实反映出中国曲艺的本质。曲艺的理论研究,应当融入曲艺的创演活动中,应当与曲艺发展的现状同频共振。

深入浅出,博观约取,是我从师长前辈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如今,人生已过半程,愈发感到光阴似箭,时不我待。

衷心感谢我的硕士导师蔡源莉先生拨冗作序,深情的文字再一次将我带回了二十多年前负笈北上求学问艺的那段“前海”时光。也要衷心感谢曲艺界的所有老老少少,一直以来对我的厚爱和关照。当然还要由衷地感谢学苑出版社的潘占伟先生和责编范静女士的辛勤工作,使得这本小书能够得以如期付梓。这本文集,收录了近十年来我发表过的大部分文章(其中有两篇原是约稿,因故未刊发),在此也向多年来合作过的诸位报刊编辑真诚致谢。关于内容的编排,略作一二说明:第一辑“为相声脱‘贫’献计”,讨论的主要是相声的有关议题;第二辑“下一个百年,还只有《剑阁闻铃》?”,则涉及相声以外的其他曲种;第三辑“笑声中的雅俗之辨”,是有关曲艺艺术的传播与传承方面的思考;第四辑“当舞台剧加入曲艺酵母”,侧重探讨的是曲艺元素在当下舞台剧创演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五辑“曲艺,仍在边缘”,是近年来撰写的有关曲艺发展现状的综述类文章。每辑中的篇目并未完全按照文章发表的时间排序,特此说明。这本小书,权且当作自己多年来研习曲艺理论及评论的一份阶段性报告,就教于诸位方家。

                                         蒋慧明

                                2019年9月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