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陈 乾

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05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社会学、中国当代音乐研究。先后于《中国音乐学》《艺术评论》《中国艺术学年鉴》《歌剧》《中国艺术时空》《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总计16万余字;出版专著《强音——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纪事》《音乐文化与历史叙事》。2015——2018年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年度学术年会暨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科研成果配套奖励(共计14篇文章获奖)。


音乐文化与历史叙事


《音乐文化与历史叙事》由陈乾独著,中国文化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音乐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能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热血沸腾。无论是作曲家、演奏者或是听众,参加一场演出所带来的感受,是身在其中的现场感,是随着音乐响起的瞬间所感受的交流和共情。

本书从体裁上分为音乐评论、年度述评、学术论文;从内容上分为近年颇受关注的音乐作品(会)的评论、音乐“季”(大型音乐演出活动)评论、音乐文化(现象或热点)评论、中国当代音乐演出史的典型个案研究和自2012年以来音乐创作和演出的年度述评。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社会音乐生活日益丰富。本书所收录的音乐评论,大部分来自于近年来大型中国原创新作的首演时所写。笔者在剧场与书桌的切换中逐渐感受到,剧场中通常存在四类音乐:第一类是“可听”的、第二类是“可思”的、第三类是“可听”又可思的,最后一类是不“可听”也不“可思”的。前两类常见,后两类少见。“可听”的作品未必“可思”,“可思”的作品未必“可听”。它们多出现在单纯追求创作的某一个点,其余各项未见突出的作品中。既“可听”又“可思”的作品常常已被时代冠以“经典”之名。当然,这并不与音乐既可以超越时代,也可以被时代所超越的关系相矛盾。也恰恰是这种并非一成不变、却饶有趣味、值得反思的动向关系,使我从观念上将人文知识的学习提升至与音乐本体并重的层面,希望在坚持季度、年度的盘点记录中,能够早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论提升的飞跃。

近两百场舞台音乐的听审体验,促使我重新思考关于其创作模式、传播方式、评价标准等对受众审美趋向的影响。因此,书中每一篇文章,都尽力将其放在社会大环境,或当代音乐演出的历史中进行思考,去探寻舞台音乐的创作规律和其应具有的美学品格,探索舞台音乐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并将其行文衍生出信息。以上,是将它们集结成书的初衷所在。


一. 一路征程一路歌:再现革命历史,重建文化记忆... 5

一部虐心的冲锋之歌:评大型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5

声击金石 字挟风霜:听交响诗《鲁迅》... 13

一部励志的青春之歌:观音乐剧《烽火•冼星海》... 16

千秋家国情 拳拳志士心:评大型原创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 19

一路征程 一路歌:长征歌曲中的战斗力量... 23

二. “当代性”与“民族性”:进入新时代的国家叙事... 25

浅谈中国民族歌剧的魅力... 25

题材丰富 技法多元:2012 中国原创交响乐概览... 29

华韵撷英 余音绕梁:2014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之歌剧、音乐会述评... 41

多元融合 推陈出新:2014年度音乐发展形势分析... 54

弦歌曼妙中国梦 雅乐悠扬盛世花:2015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之歌剧、音乐会述评... 65

弘扬中国精神 传播中国价值:2016年度舞台音乐创作态势分析... 75

我们的年度舞台记忆:2017音乐创作盘点... 85

现实题材 民族歌剧创作大年:第八届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 91

三. 筑梦中国:讴歌时代华韵 提升主流文化... 97

现实题材民族歌剧的新样貌... 97

逐美“丝路”之乐:“一带一路 聆听中国”原创交响音乐会... 101

水含情 乐载道:评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南水北调》... 104

天地为幕 山谷和音:听国交“龙声华韵——哈尼交响”音乐会... 108

用最优美的歌 唱最质朴的理:听交响合唱套曲《劳动创造幸福》... 111

现代质感与传统立场:评大型民族乐剧《又见国乐》... 114

喜歌剧也能说大事儿:记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 116

意犹未尽的瓦格纳之旅:中央歌剧院《齐格弗里德》观后... 120

巧借“古风”之势 传承传统之美... 122

四. 构建完善的话语体系:中国音乐研究的探索之路... 125

井然有序 嬗变不已:音乐评论的评论... 125

构建完善的话语体系:近五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态势分析... 148

五. 历史回响:音乐用另一种方式打开... 159

中国音乐演出史上的壮举: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历史叙述... 159

举全国之力 呼时代之声: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历史意义... 189

有序的探索: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研讨会... 218

后记

二. “当代性”与“民族性”:进入新时代的国家叙事




浅谈中国民族歌剧的魅力




如将黎锦晖先生所创作的儿童歌舞剧视为中国歌剧的开端,那么在近百年的中国歌剧史上所出现的“歌舞剧”“歌曲剧”(话剧加唱式歌剧)、“民族歌剧”“正歌剧”和“探索性歌剧”等,则是中国歌剧发展历程中受中外音乐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多种音乐形式,均归位于中国歌剧类目之下(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其中,对于中国“民族歌剧”的准确概念,迄今为止仍有多方看法。近年来,以民族歌剧冠名的歌剧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将中国作曲家以民族或传统音乐元素为手法所创作的、以讲述中国故事为主要特征的歌剧,统称为中国“民族歌剧”。另一种狭义上的理解,则将“民族歌剧”这一概念赋予更加严苛的条件,即在上述“民族歌剧”的基础特征之上,须同时满足采用民族唱法演唱的、以戏曲板腔体的音乐结构和发展手法完成剧中主要唱段的歌剧作品,才能够被称作中国“民族歌剧”。第一种理解,除不包含探索性歌剧的内容之外,与“中国原创歌剧”的特征近乎重合。后一种理解,抓住了“民族歌剧”在音乐创作上的关键特征,廓清了民族歌剧与正歌剧、歌曲剧、歌舞剧等其他中国歌剧类型在艺术本体和整体风格上的主要区别。在“民族歌剧”的划分上,本文采用狭义的分类方法。


以上对于中国歌剧类目的粗略概括,旨在为本文所涉及的称谓做一个概念上的铺陈。


近十年来,中国原创歌剧新作不断。但是,在民族歌剧的创作上,无论从知名度或影响力都未曾出现能与《白毛女》(1945)、《小二黑结婚》(1953)、《洪湖赤卫队》(1959)、《江姐》(1964)、《党的女儿》(1991)和《野火春风斗古城》(2005)等经典之作相媲美的作品。在创新难度增大、观众审美分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除个别“重大题材”(重点扶持的创作)之外,主动选择以民族歌剧体裁进行创作的团体或艺术家寥寥无几。与此同时,《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复排歌剧的相继呈现,却引发了业界内外的热议与观剧的热潮。当然,民族歌剧与其它形式的歌剧类型并无优劣之分,所有的概念和理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探寻,究竟怎样的创作更适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并有利于中国原创歌剧未来的前途和良性的健康发展?


一、“当代性”诠释,是中国民族歌剧矗立于现代社会的保鲜剂。


中国民族歌剧绝大多数表现的是革命历史题材,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按照固有的经验而言,主旋律题材的艺术创作,容易“政治”先行,以“凸显”教育意义。但通过上述经典作品的共性提取,我们发现,“走心”的创作是“以小见大”的:通过数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合理的逻辑、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强烈的戏剧张力,讲述一个立意新颖且接地气的故事。以复排歌剧《小二黑结婚》为例,复排版延续喜歌剧的形式,保留原作中质朴的语言和口语化的说唱方式。这部“高龄”作品的时代背景是反封建反陋习,倡导婚恋自由,以宣传和推动新婚姻法的贯彻实施。这样一个故事在现代社会上演,婚姻法显然不是吸引观众的亮点,而婚恋观却是紧贴生活的热点话题,放置于今日,仍旧具有现实意义。复排剧目的成功,为我们揭示了在面对当今观众群体的现代审美和审美分化中,如何历经一度、二度创作之后,既提高了民族歌剧舞台呈现的质感又完整的保留其艺术品格。因此,在突出民族歌剧艺术特征的同时,做好“民族性”的“当代”诠释,是民族歌剧与现代观众产生勾连的重要手法。这种“当代性”包含:一、在题材的选择上,贴近时代和大众生活;二、戏剧张力的提升,剧情的精炼和紧凑;三、旋律上写作上的“民族化”(如歌般优美的线性旋律思维),乐队编配上的“国际化”(多声语言和色彩调配的表现力);四、幕与幕之间切换的流畅性,灯光舞美服装道具上的贴合性;五、舞台表演上,声音的松弛,符合逻辑的肢体表达等。


以上五点是笔者针对民族歌剧在保持其浓郁的民族风格为前提之下,还应当拓宽其“当代性”表达的几点建议。


二、“民族性”挖掘,是根治中国原创歌剧水土不服的良药。


自中国歌剧诞生起,一辈一辈的艺术家就以创作中国气派、展现中国风采的歌剧作品作为艺术上的至高追求。历史证明,无论歌剧艺术家在艺术观念和创作风格上有何等差异,凡是留芳于歌剧史,或流传于大众音乐生活之中的歌剧选段,如《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洪湖水,浪打浪》《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红梅赞》《一抹夕阳》等曲目,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华夏神韵。


近年来,不少歌剧艺术家在创作中加大了对于民族民间素材的使用和创编。但仍有个别作品受限于创作者对民族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曲艺和方言等知识的匮乏,或欠缺将其加以融合的扎实功力,从而导致一部中国歌剧作品,在音乐上不符合“中国耳朵”的审美习惯,在文学的表达上也不符合汉语语言逻辑和音乐发展互为统一的创作常识。类似作品,在听众中难以产生共鸣,也属意料之中。因此,提升中国原创歌剧创作中的“民族性”挖掘,是根治歌剧艺术这一“舶来品”在中国水土不服的一剂良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民族性”挖掘与先锋观念和现代技法并不相悖。首先,文学脚本创作中的民族性体现在题材的选择、语言风格和文化认同中;其次,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体现在“依字行腔”、地域风格和如歌般的音乐思维中。不少歌剧创作融入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素材,但因其整体创作技法过于“洋范儿”,没有将音乐与汉语的四声协调好,导致音乐本身因脱离了民族的传统韵律而显得生硬,产生的效果反而与创作初衷背道而驰。


今时今日,原创歌剧的民族性挖掘已不再停留于对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符号性表达。更多的民族风格蕴藏于歌剧语言和旋律的神韵之上。更为出众的创作是将二者糅合,为整部作品的戏剧张力和思想表达而服务。继承和发扬原创歌剧的“民族性”是立足国情,扎根生活,切实落实为人民而作的歌剧创作导向,是中国原创歌剧永葆魅力的法宝。


三、“土的掉渣”不是“民族性”的引申释义;“革故立新”不是“当代性”的准确表达。


“任何一个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当代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既有全球化的烙印,也必然有本土化根基”(冯宪光著《全球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成熟的歌剧观不以西方歌剧作为衡量中国歌剧风格和类型的唯一标准。中国原创歌剧的艺术特征是多方面的。但时至今日,将歌剧创作中的“民族性”等同于“老、旧、土”的观念在歌剧从业者或歌剧爱好者中仍有存在。民族性不是歌剧创作的唯一属性,却一定是本土歌剧区别于他国歌剧的重要属性之一。在此,我们要理清民族化与国际化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中国歌剧对西方歌剧形态的吸收和借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应尽快将单项引进的模式扭转为双向输出。中国歌剧创作中的民族性思维,承载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形成了中国歌剧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朝一日,当中国歌剧能像法国歌剧那样在某些层面反作用于原发地意大利歌剧,便是中国歌剧艺术对世界歌剧艺术的伟大贡献。


一如不能给“民族性”贴上老化、陈旧的标签那样,“革故立新”也不是“当代性”的准确表述。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追寻最前沿的资讯,以最高科技的手法应对和追赶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歌剧层面而言,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革命的历史题材,现实主义题材或是神话传说、英雄人物等题材,都需要关注当代观众群体的审美,注重歌剧作品的当代性诠释。这种“当代性”体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体现在整部作品宏观设计思路上的与时俱进,是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全方位提升中国歌剧的现代质感,是挖掘中国歌剧独特魅力的有效尝试。


综上所述,中国原创歌剧的民族性和当代性探索,应在保持民间素材的独特神韵与当代风格的完美统一中,令观众产生“既熟悉又陌生”、“既传统又现代”、“既好听又好记”的审美感受。这,便是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永恒魅力所在。




题材丰富 技法多元:2012 中国原创交响乐概览


2012年,在国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交响乐延续了2011年的发展势头,在国外乐团纷纷访华献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推动下,中国原创交响乐的创作与演出,呈现出较之此前更加绚丽和多彩的棱面。2012年国内舞台首演的新创作品体裁题材丰富多样,创作技法多元融合。在创演风格多样出新,展演市场繁荣活跃的大环境下,中国原创交响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下这个平凡而独特的2012。


赛事、评奖与会议


2012年,为推动音乐创演和理论发展,音乐专业领域举办了一系列评奖与学科年会。与中国交响乐相关的有:“第十六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首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第六届中国交响乐峰会”。本年度还有叶小纲、韩兰魁两位作曲家获得了国际、国内重要综合评奖领域的作曲专项奖。


2012年音乐专业领域的重要赛事之一,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音乐作品评奖”。该赛事至2012年已举办32年,自2003年起,评奖调整为交响音乐、民族器乐、室内乐合唱3个比赛项目每年轮流举办一项。2012年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为交响乐项目的赛事,本届评奖中国交响乐团承办,收到参赛作品94首(均为2001年1月以后创作),其中大型作品28首,中型作品19首,小型作品47首。经过评审,获奖作品总计34部(首),其中大型作品11首,中型作品9首,小型作品14首。《虎门1839》(陈怡、周龙)、《乐之吟》——长短组合Ⅲ(权吉浩)、《欢歌起舞》(扎西次旺)三部作品分获大、中、小型作品一等奖。获奖作品的题材可以大致概括为历史事件、民族团结、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五个方面。创作上以西方技法融入民族音乐元素为多。获奖作品大部分出自国家级音乐院团的专职作曲家和全国各大专业音乐院校师生之手,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作曲家和留学生、供职于地方音协和文化艺术机构的专业人员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在本届评奖中也获得了较为集中的反映,创作成果有目共睹。


作为国家级指挥赛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文化厅、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承办的“首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于2012年6月1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国内指挥比赛并不多见,最初多以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参加学习或比赛的选拔赛为主。至今,国家级的指挥比赛此前仅1993年和2006年举办过两次,而比赛的优胜者们也早已成为响誉内外的知名指挥家,如俞隆、李心草等。因此,本次赛事获得较高关注,共有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68位中国籍选手报名参赛,平均年龄26岁。比赛反映的突出问题有:从事指挥专业的年轻选手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对排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辨识不够,对乐队的掌控尚显欠缺。面对国内乐团目前普遍缺乏常任指挥的现状,本届比赛对发现人才、储备人才,为推动中国交响乐和指挥专业的繁荣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2年4月12日至14日,交响乐年会——第六届中国交响乐峰会在杭州举行。峰会由杭州文广集团、中国交响乐基金会主办,杭州爱乐乐团承办,由“团长论坛”、“剧院论坛”、“音乐院校论坛”等板块组成。峰会将“尊重行业规律标准”和“乐团体制问题”纳入研讨重心。在国家院团改革的时代洪流中,各级交响乐团如何确保自身的发展和繁荣势头、如何找准自己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以及如何做好交响乐普及,吸引更多大众群体走进音乐厅。与往届相比,本届年会首次吸纳高等专业院校负责人参会。此举反应出,业界已普遍关注交响乐创演不仅是一个行业,同时它也是专业院校的基础学科之一,二者是辅车相依的关系。中国交响乐的发展与专业院校的培养机制密不可分,提高优秀人才比率,是各级乐团在职业化和市场化之中找到自身平衡的先决条件之一。


本年度重要的综合类评奖中与交响乐有关的奖项有:2012年5月,作曲家叶小纲获得美国2012年度第88届“古根海姆”奖作曲大奖。“古根海姆”奖由古根海姆基金会颁发,每年为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艺术工作者等提供奖金以支持其继续在各自领域的发展和探索,奖项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叶小纲凭借其创作的西藏题材大型交响清唱剧《喜马拉雅之光》获得此项殊荣。这部以“藏汉友好”为主题的大型交响清唱剧规模宏大,旋律优美,用独特的音乐语言将古老土地上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示,为汉藏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做出全新尝试。2012年3月,第八届中国金唱片评奖结果公布,由韩兰魁创作的大型合唱交响曲《绿色的呼唤》(元宏、廖原、飞林作词)获得第八届中国金唱片奖器乐类专辑奖。该作品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特有的西北风韵、质朴的音乐语言和令人振奋的音响张力赢得赞誉,与著名作曲家马思聪的作品专辑一同力拔头筹,问鼎金唱片。


创作与演出


2012年首演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创作风格多元,创作技法各异。因交响乐规模庞大,不少作品由创作至首演常常跨越数年,因此,本文仅收录于2012年度首演的部分作品。


交响乐与合唱体裁已经成为国内音乐会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合唱即将百年纪念之期,本年度有三部大型交响合唱作品首演:2012年2月23日,交响大合唱《孔子》(史志有作曲,孔祥雨作词)于北京首演;2012年5月31日,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60周年庆典作品,交响合唱《神话中国》(郑集思作词、甘霖作曲)在北京首演;2012年8月30日,合唱交响曲《人文颂》(王宁作曲,艺衡作词)于深圳首演。


以上三部作品分别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题材。《孔子》以《论语》为基石,由包括序曲在内的12个乐章组成,用形式生动的音乐语言描写了孔子曲折光辉的一生,表现了其众所周知的“有教无类”、“仁”等人文思想。在创作手法上,作曲家通过研究地区音乐集成,试图获取仅存于历史典籍中令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音乐体验,并通过这种个人体验寻找尽善尽美却早已失传的韶乐曲风,以将其用于创作中。在声乐表现中,以齐鲁地域特有的语言形式表现作品中的几个段落,用音乐讲故事,将听众带入音乐之中。《神话中国》中选取了七个颇具代表的中国远古神话作为题材,选取了盘古创世、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嫦娥奔月七个远古神话展开,每个故事三个乐章,包括序曲共22个乐章,各个乐章之间既有关联性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每个独立故事的音乐结构也可以作为一部完整的声乐协奏曲。整部作品蕴涵神话色彩和东方风格,以音乐的形式诠释民族精神主题。在创作上,交响乐队器乐化分量并没有因为这是一部合唱交响作品而被弱化,作曲家用音乐的同一性和音乐结构的连贯性将七个独立故事关联,同时使用现代的音乐语言和人声来表达远古意境和异域风情,童声声部的添加,也将音乐的想象空间予以拓展。整部作品曲式自由:既有传统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乃至单三部曲式的特征,又可将其看作是中国式的板腔体结构曲式或“无法则”曲式,在技法上以“灵气”的结构求“丰盈”的表现力。作为委约作品,《人文颂》是深圳音乐工程重点项目。整部作品由“仁、义、礼、智、信”五个乐章构成,力图以新的文化观念配以现代交响语汇与表现手法,对儒家文化进行时代性的诠释。技术上,在声乐演唱中运用了传统“吟诵”,在乐器上运用了锣、板鼓等民族打击乐器,将自然的滴水声音引入乐章,突出了传统文化色彩和古朴的音乐气韵,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本年度首演了两部声乐交响曲作品,分别是《临安七部》和《悲欣之歌》。这两部作品是作曲家叶小纲继大型交响史诗《共和之路》(2011年首演)之后的新作品。《临安七部》于2012年5月21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作品应杭州市政府委约,是为七首与西湖相关的古诗而创作的大型声乐交响乐作品。这部为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与交响乐队而创作的作品,以浙江杭嘉湖平原的民歌与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兼用江南丝竹与地方戏曲中的节奏点缀其间,采用声乐与西洋管弦乐交织的形式勾绘出人文气息浓厚的吴越文化和江南意境。《悲欣之歌》于2012年8月29日首演,是叶小纲以李叔同1894年至1902年写下的7首诗为词,为男中音与交响乐队而作。作品拥有浓厚的古典风格,旋律形态并非以某个特定地域的典型民族元素作为素材,而是更多的融入了作曲家个人的音乐语言,旋律与歌词韵律结合融洽。在旋律创作上,采用五声音阶的多调性呈现方式,这种创作手法并不单一使用五声音阶式的民族音乐素材,而是采用了多调性创作,从而使音乐层次丰富、张力十足,可听性增强。作曲家将自己的文化积淀和音乐语言外化成特有的创作风格,两部作品延续了其在创作中所积累的个人音乐语言。从人文的角度出发构思作品,是叶小纲近年来一系列交响声乐作品的特色之一。


2012年首演的器乐交响曲有,大型民族交响乐《敦煌音画》、大型交响套曲《长安》、交响音诗《宋词》等。这些作品都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俗宗教或历史文化题材,创作体裁多样,创作手法兼容并包。其中,大部分为省级专业院团的委约之作,在国家专业院团改制的大环境下,部分院团敢于迎接挑战,加大创作和演出投入,在作品上下功夫,摸索中探求如何令作品在舞台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何缩短这个桥梁的距离,从而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之处。


大型交响套曲《长安》于2012年在陕西西安音乐厅首演。作为陕西省重点支持项目,《长安》也被选为 2012 年全国优秀剧目进京展演。《长安》以弘扬民族精神与世界文化接轨为创意,由作曲家赵季平、崔炳元、张坚、平远、杨一博共同完成,作品分为序曲《钟鼎长安》、第一乐章《诗赋长安》、第二乐章《爱恨长安》、第三乐章《丝路长安》和第四乐章《阊阖长安》。作品定位准确,陕西文化特征鲜明、音乐语言简明,在形象的塑造和意境体现上也别出心裁,可听性强,选择若干首古诗做唱词,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交响音诗《宋词》是继交响组曲《中国大运河》之后,杭州市再次委约旅美作曲家周天创作的作品。《宋词》由《“词”溯》、《望海潮•钱塘自古繁华》、《青玉案•梅子黄时雨》、《念奴娇•大江东去》、《雨霖铃•寒蝉凄切》、《桂枝香•金陵怀古》和《余韵 》七个乐章组成。作品题材独具匠心,以兼具文学与音乐特点的宋词这一文学体裁作为创作对象,以宋词中的经典篇章、名人名句作为各乐章的主题,意在用国际性的音乐语言,展现“宋词”这一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的美感。在目前绝大多数以“本土文化”为创作元素的作品中,作曲家关注到“本”却未一味追求“土”,从而使作品反映出了所处的时代环境,而这种当下性,可被视为一次颇具意义的尝试。


大型民族交响乐《敦煌音画》由赵季平、景建树、张坚、韩兰魁等作曲家受甘肃省文化部门之邀组成创作团队共同创作完成。作品将敦煌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多种地域文明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的区域作为选题,突出了近年来交响乐创作中对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青睐。作品由7个乐章构成,虽为团队创作模式(除赵季平外,每人负责两个乐章),但各乐章在意境、风格、力度、音色、速度等方面较为协调,能够相互映衬,张弛有度,整体下来整部作品将西域乐风与中原传统乐风融合,独具特色。


2012年,国内各大知名音乐节推出的首演作品有:谭盾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十五周年而作的摇滚无调性序曲《青春》,作品于2012年第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首演。第十届北京现代音乐节首演了作曲家叶小纲所作的中国题材声乐交响曲《“临安七部”》、用现代音乐描绘北京文化的《北京色彩》(邹航)和作曲家许舒亚为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题献iii》等。上海音乐学院第五届当代音乐周首演了温德青的新作《听花的声音》和叶国辉为女高音与交响乐团而作的《曲水流觞》等。


本年度的首演的交响乐作品具有较为多元的音乐风格,令听者较为直观地感受到多彩而丰富的音乐语言。作曲家面临解决如何拿捏现代音乐语言的“度”:音乐的可听性和作曲家纯粹的自我表现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近年,不少作品以古诗词、古文学、传统经典剧作和民间故事等等为题材,用音乐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文、史、哲、儒、释、道的文化精髓,在弘扬传统文化、表现民族文化的繁荣生机方面付出了努力,并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认可。但这种繁荣同时也激励着众多作曲家去寻找更加独特、能让音乐创作拥有更大空间的题材。


2012年,随着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部署,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环境下,中国原创交响乐演出市场呈现出持续加温的势头,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延续了国内演出市场的领跑者角色。值得关注的是,至2012年,中国已有交响乐团57家(含港澳地区),在省一级行政区域中,除海南省尚未成立职业乐团外,不少乐团已举办过演出季。在各级文化部门的日益重视和引领投资下,在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交响乐普及日趋完善的今天,2012年中国原创交响乐在全国一线、二线城市的演出,在场次和质量上较之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年度展演原创交响乐作品的大型演出活动有,“第三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2012北京现代音乐节”、“‘新上海’第五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龙声华韵”系列音乐会和北京交响乐团“百场演出季”等。


第三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共集结了全国11支交响乐团齐聚北京,不少知名音乐家加盟地方乐团担任独奏、独唱,大量的中国原创作品也相继于国家大剧院首演。大部分地方乐团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作品带到北京。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交响乐、协奏曲、民族管弦乐曲等,以多种形式演绎地域风格,如福建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鼓浪屿狂想曲》,浙江交响乐团演奏的民族器乐曲笛子与乐队合作的《二凡》和管弦乐作品《西湖梦寻》,安徽交响乐团演奏的管弦乐作品《花鼓灯波尔卡》和小提琴协奏曲《太平湖之恋》、河北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乐作品《燕赵风华》等。


2012北京现代音乐节的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青年中国计划中陆续上演了大型交响清唱剧《喜马拉雅之光》(叶小纲)、《蓝蓝天》(陈怡)、《彩色北京》(邹航)、《光之翼》(郑阳)、《圣山上的舞羚》(王斐南)、《天垂境界》(李劭晟)等作品。2012年“新上海”第五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中也有《悲欣之歌》(叶小纲)、《听花的声音》(温德青)、《曲水流觞》(叶国辉)、《涅槃》(许舒亚)、《旋律之二》(陈牧声)与朱世瑞的《诗意幻想曲三首》等原创作品上演。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龙声华韵”系列音乐会上演了安承弼的交响诗《树之脉》、叶小纲的 《悲欣之歌》(首演)、周龙的《太鼓与定音鼓协奏曲》、杨立青的大提琴协奏曲《木卡姆印象》和关峡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等经典曲目。


值得肯定的是,由两大音乐专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和上海当代音乐周,已发展成为中国原创交响乐展演的重要舞台,两大音乐节会已日趋成熟,对普及交响音乐、促进国内外音乐文化和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并利用高校优势,成功尝试并开拓了将演出、交流和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北京现代音乐节已成为原创交响乐作品的“集会地”,大量原创作品被征集于此,其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和青年中国计划,确实有效地鼓励和扶持了一批中国青年作曲家,并为他们的作品提供演出机会,为中国原创交响乐拓宽听众市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上海当代音乐周也逐渐由校内活动,伸出触角,加大同世界知名作曲家和乐团的交流,成为格局更大的音乐类节庆。 


小 结


通过对2012年中国原创交响乐的创作、活动与演出的回顾可以看出,本年度新作品的题材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化、自然风土、历史文学等方面。主要创作群体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专业音乐院校师生和国家级、省级专业乐团的专职作曲家中,部分生活于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们也活跃于国内舞台,作品亮相频率不俗。新作品的演出仍然多集中于国家大剧院、各大音乐院校的音乐厅和国内各大专业音乐节的演出舞台。原创交响乐作品集中反映了作曲家对目前交响乐创作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关系的理解和处理。首演的几部声乐与交响乐结合的作品从音乐语言、曲式、交响思维、声乐、器乐的应用等方面着手,使诗歌与歌词、歌词与交响融合,用交响乐的思维展现中国题材。在创作技法上,作曲家大多以西方作曲技法为主,加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而在对于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上,不同的作品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有的以地域民歌或传统戏曲为元素,有的在作品中使用带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乐器,有的作品将中国元素更多的诠释于旋律的调性、节奏和配器上,使之更容易在国际舞台上呈现出特色鲜明的东方风格。无论如何,对于民族音乐元素的诠释和解读,将存在于中国作曲家永恒的课题之中。而这种民族音乐元素不管被称作中国元素还是中国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它们都会被深深地镶嵌在中国原创中。在本年度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和上海当代音乐周中,部分原创作品所流露出的一种仅仅表示音响结构形态的人文关注和技术投入,大幅显现。对于中国作曲家来说,在东西方音乐文化碰撞、渗透和交融的今天,在使用十二音体系创作的同时,保留中国文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渗透于音乐内部,而不仅依赖形式,这也是一种传承和创造,目的在于拓宽发展之路。在新的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中国原创交响乐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空间,在此,我们期待原创交响乐在未来的发展中,捷报频传,佳音绕梁,不绝于耳。




华韵撷英 余音绕梁:2014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之歌剧、音乐会述评


2014年8月21日至10月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2014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已进入第五届。由前四届的“展演”至本届的“演出季”,在依旧贯彻“坚持崇高艺术理想,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作用,全面展示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实力,推出优秀创演人才和作品的同时,还将“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重要演出品牌”作为本届演出季的宗旨。由“展演”至“演出季”,并非仅是形式或称谓的改变,更多的是体现了国家级院团从此前的“亮相式”表演到全面建立“面向市场、培养听众”的产业意识。如此种种,2014年的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必将在新时期中国文艺演出史中留下它精彩的一笔。


历时19天的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下简称“演出季”), 表演内容囊获了歌剧、舞剧、戏曲、戏剧、音乐会等多种体裁的艺术演出。在演出单位的选取上,以“9+1”为模式,即除9个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外,首次将中央民族歌舞团纳入其中。十大艺术院团在北京各大剧场推出29个剧目62场演出。


在十大院团中,音乐团体占六席,分别是: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它们分别呈现了歌剧《费黛里奥》《齐格弗里德》,民族音乐会《印象国乐》《丝绸之路》《云贵川》《丝绸之路》,交响音乐会《莱茵回响》《复兴之路》《木兰诗篇》《世纪之舞》《中国梦随想》《劳动创造幸福》及合唱音乐会《国风绕梁》,共13个剧目的17场演出。从上述剧目不难看出,在国外乐团纷纷访华、演出市场持续发展的环境下,这场汇集中外名作和新创剧目的“演出季”,以创演风格多元出新,体裁、题材丰富多样向观众展示了其艺术院团“国家队”的实力和担当。 


一、 创演新秀 头角尽显


从创演团队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方面,一直以来,文化部组织的大型展演活动都将检验队伍、挖掘新作、推广新人作为一项基本举措。在本届“演出季”,不少年轻的演员和创作者已在所属院团的专场演出中承担重要角色。


在创作方面,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全新委约的、讴歌民族复兴的交响合唱作品《中国梦随想》(刘麟作词,邵恩执棒,中国交响乐团和北京节日合唱团合作2014年9月3日首演于北京音乐厅)。作品由黄凯然、杨凯、温展力、郑阳、王丹红五位青年作曲组成音乐部分的写作团队,他们其中三人为八零后,两人为七零后。对于这种“主旋律”题材的音乐写作,一举推出由五位年轻作曲所组成的团队挑大梁的做法显然是令人好奇且有些许担忧的。但曲终谢幕留给听众的仍然延续那种一脉相承的、如歌般可听性强的作品,没有炫技,没有使用“后现代”语境,没有掺杂某些流行于当下的、抽象或晦涩难懂的概念。既体现出青年创作者对大众群体审美的关照,也展现了他们充分尊重和深挖了题材本身的寓意,算是一部能够代表当下青年作曲家旋律创作才能的诚意之作。美中不足在于,五位青年作曲作为创作团队而言,配合略显默契不足,在音乐的写作上都将自己负责的部分尽致展现,但综合呈现时就难免略有主题不够鲜明,高潮不够凸显的遗憾。好在瑕不掩瑜,作为首次以团队阵容出现而言,他们仍然将华丽的亮相留在今年“演出季”的舞台上。


不少演出经验丰富、早有大奖傍身的青年艺术家在本次“演出季”中依然闪耀,近年大量的实践经验令他们更加成熟,逐渐从崭露头角的新人过度到能肩扛重任的骨干。《印象•国乐》的主创之一中央民族乐团作曲家姜莹,歌剧《费黛里奥》和《齐格弗里德》中的主创和演员:中央歌剧院指挥朱曼、导演施晶芙、歌剧演员刘怡然、於敬人、韩钧宇,大型情景交响音乐会《木兰诗篇》的主要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歌唱演员雷佳、张英席、刘旋等均在此列。


更多年轻而优秀的院团骨干在此不便一一赘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均接受过国内一流高等音乐院校的专业教育,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他们其中的大多数有海外深造和比赛、演出等经历,表演风格和创作理念较为新颖,技巧纯熟,是中国当下青年音乐人才中的佼佼者,是未来国家级音乐家的接棒人。而正是上述“以老带新”的创作组合模式,配合国家级的优秀平台,在大力提拔和使用年轻创演人才的基础上,既保证创作质量,同时还培植、储备、锻炼了新人,如此这般良性循环,就是这些乐团能够长久保持其“国家队”水准并“永葆青春”的秘诀之一。


二、德系作品 独出机杼


从西方经典作品的选择方面,本届“演出季”上演的外国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交响乐)都默契十足的将德国巨匠级音乐家的名作列入其中,包括中央歌剧院版的两部歌剧《齐格弗里德》(2014年9月21、22日首演于国家大剧院)、《费黛里奥》(2014年9月3、4日首演于保利剧院)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为纪念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50周年举办的系列音乐会《莱茵回响》(2014年9月14日,邵恩指挥,首演于国家大剧院)。


《齐格弗里德》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之三。《费黛里奥》则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故事复杂、庞大,人物众多,全剧充满晦涩难懂的象征符号,瓦格纳在音乐写作中又更加全面地深化了这部剧的内涵。简而言之,大而难是瓦格纳给音乐爱好者最直观的印象。而《费黛里奥》,虽谈不上脍炙人口,却仍然具备德式作品史诗般宏伟的音乐和拯救式歌剧的英雄唱段。这种英雄式史诗性的唱段对演员要求很高,大段大音量的戏剧性的唱段对身体条件不占优势的中国歌剧演员是一个困难不小挑战。而实际看来,中央歌剧院版的女主角莱奥诺拉的确在表现角色时音色略感单薄,尤其在作品的后半段,乐队有若干乐段盖过了独唱演员。不纠结于此的话,演出阵容的敲定应该是煞费苦心的,这是《费黛里奥》首次以中国演员饰演剧中的全部角色。而本次无外援版的《费黛里奥》在诠释歌剧色彩——戏剧张力上表现不俗,乐队和舞美均获得了肯定。


就像以“哲学家”自居的瓦格纳将其作品称为“乐剧”那样,《尼伯龙根的指环》作为最能代表瓦格纳式思辨的作品,与早前就活跃于中国舞台的法国和意大利歌剧作品大相径庭,在剧目的编排和人物的塑造上毫无捷径可走。《齐格弗里德》演出长达4个钟头,面对如此庞大的、使用德语演绎的歌剧,对于所有中国演员的记忆力、戏剧表演能力甚至是体力,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因此,首次将这两部作品搬上舞台的复杂和困难程度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歌剧之作。剧中男女主角的饰演者雨果•马尔特和莉莎•利文斯顿的表现无疑是优秀的,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的饰演者,如刘怡然、於敬人等的演出则是值得称赞的。刘怡然对于米梅的饰演是十分到位的。如果高亢明亮,清脆悦耳的嗓音都已不能刷新听众对于独唱演员的严苛考量,那么,刘怡然对角色的塑造上也是一大亮点:滑稽可笑的肢体语言配合邪恶恐惧的面部表情,使“米梅”这一角色更加立体生动,完全遵循了瓦格纳视音乐与戏剧并重的态度。对于《指环》中最丰满且复杂的角色——沃坦,青年男中音於敬人的嗓音辨识度颇高,整场演出醇厚通透、表演沉稳,在对角色的塑造上张力十足。作为一名中国歌者,他们将瓦格纳笔下著名的角色在本幕戏中矛盾、复杂的性格演绎到位实属不易。


在人员有限的基础上,一所院团同时排练两部德语歌剧,且两部歌剧首演的时间不过相隔半月,这对于非母语演绎角色的歌剧演员的挑战是空前的。正因如此,《齐格弗里德》和《费黛里奥》首演的成功,见证了作为国家级歌剧院团全体演职人员的艺术素养与才华。


2014年时逢理查•施特劳斯诞辰 150 周年,当邵恩执棒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诠释这位西方音乐史中最后一位秉承德奥音乐传统的殿军最富盛名的作品时,当那拥有华丽音响至足以蛊惑人心的理查•施特劳斯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交响诗《蒂尔的恶作剧》、《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音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部极具可听性的作品被写进节目单时,所有爱乐者的期待被这位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所勾起。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将这位号称“能用音乐画只汤勺让你看看”的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多方位立体化的诠释。演出果然将国交深沉醇厚的音响特点彰显。同时,理查•施特劳斯那华丽的戏谑和诡异的幽默也被国交熟练而老道的展现。不得不提的是,宁峰对作曲家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精彩绝伦的展现,也成为听众散场后热烈讨论的话题。


本年度的“演出季”对外国作品的挑选和演绎可谓做足功课。从贝多芬、瓦格纳至理查•施特劳斯,从《费黛里奥》《齐格弗里德》至《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每一部作品都是作曲家的名作。三台淋漓尽致的剧目将产生并盛行于德国的德式“超人”理论所承载的音响盛宴呈现于中国观众。除了对作品难度的挑战之外,在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中,能够体验到演出方对原作的尊重。最终,国家交响乐团将德式交响的华丽、优美、大气、磅礴无一遗漏的展现。新颖一流的舞美设计也将瓦格纳戏剧对神话传说中的风光景致和神秘氛围得以显现,大气磅礴的舞台气势为中央歌剧院版的两台德国歌剧增色不少。几场演出亮点不断,综合而言,此次中央歌剧院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版的德国作品演出令人拍手称赞,是今年“演出季”的一大亮点。


三、风华民乐 大气远瞭


在民族音乐作品的推广和普及方面,今年“演出季”上演的民族音乐会新意不断,夺人眼球:中央民族乐团的民族音乐会《印象•国乐》(2014年8月22-24日于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上演)、《丝绸之路》(2014年9月26日于国家大剧院首演)、合唱音乐会《国风绕梁》(2014年9月3日于国家大剧院上演),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民族音乐会《云贵川》(2014年9月8日于民族剧院首演)等。


“跨界”与“融合”是今年“演出季”中民乐专场音乐会的特色之一。中央民族乐团的《印象•国乐》自2013年首演起就引发了乐界大规模的讨论,并已在全国总计演出40余场。在民族音乐知音渐稀的当今,一场将乐曲以戏剧串联的方式从头至首尾一气呵成的跨界作品,开启了民乐创作与表演的新讨论。今年“演出季”将《印象•国乐》的首场演出置于清华大学新礼堂。与此前引发乐界两种观点所不同的是,笔者从头到尾体会到的是观众席中压倒性的好评。这种好评如果是因观众群体的较单一性(观众席中绝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和琴童及其家长)而导致,那么它传递了一个有意思的讯号,即《印象•国乐》获得了民乐在当下传承和发展中最主流的承载群体真诚并热烈的肯定。整场音乐会只有一个大气唯美的音乐主题,由多种乐器反复演奏,加以前沿考究的舞美设计,独具匠心的台词、量身设计的服装等所有种种创新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但这种独具匠心,只为服务于音乐本身。如此民族“乐剧”,将大多数人眼里又“土”又“老”的民乐帽子摘掉,赋予它适合当代审美的新面貌,让青年人走进剧场,令“最有魅力的中国音色”找到它潜在的“知音”群体。


在《印象•国乐》跨界创新的同时,中央民族乐团的另一台音乐会《丝绸之路》则更多的体现出融合与共通。这台与新疆艺术剧院合作的,以民族管弦乐、民族声乐等为表现形式,与中亚、中东地区的演奏家重现“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音乐会,以千年古丝绸之路影响下的中原音乐和新疆西域音乐为基础,展现了同中亚和欧洲部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音乐文化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音乐会将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传统音乐元素,与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沿线地区,如陕西、甘肃、新疆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相融合,经过重新的加工与改编创作而成。这台集民族管弦乐、民族声乐、数字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以民族文化复兴的中国梦为题材的音乐会,还邀请了印度最富盛名的西塔尔演奏家shubhendra rao和打击乐演奏家prodyut kumar与中央民族乐团共同演出。艾捷克、热瓦普、冬不拉、萨塔尔、手鼓等众多乐器所呈现的音乐风格特征,令听众感受到强烈的异域风情和音乐文化。


“演出季”期间,两台致力于汇集各民族民歌为主题的音乐会《云贵川》与《国风绕梁》相继上演。音乐会将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内蒙、新疆等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综合呈现。在既有民族风貌又具时代精神的多民族、多地区、多种演唱形式的感召下,唤起听众的文化自觉,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精髓。


四、人文情怀 筑梦中国


襟怀天下,心系苍生,是中国传统人文情怀和社会精英群体思想的最高境界。富有人文精神的艺术作品是时代的珍宝、历史的见证。在号召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的今天,一批有情怀有责任感的音乐家不负时代,创作出反映当下中国的主旋律作品。其中,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联合演出的中国歌剧《木兰诗篇》(2014年9月5日于国家大剧院上演)以大型情景交响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同时参加展演的还有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交响合唱套曲《劳动创造幸福》(2014年9月1、2日于世纪剧院首演)、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交响合唱音乐会《中国梦随想》及中央歌剧院的大型声乐交响音乐会《复兴之路》(2014年9月11日于国家大剧院上演)。


《复兴之路》和《木兰诗篇》是两部多年前的老作品复演。《木兰诗篇》是第一部登上世界级歌剧舞台的中国原创歌剧,且是自其公演10年以来在国际舞台上演出场次最多的中国原创歌剧。它以交响乐和情景歌剧的形式讲述中国的传奇故事《木兰辞》。在创作上,以交响乐为主体,吸纳并融合了歌剧、音乐剧、戏剧、清唱剧、情景剧、舞蹈和中国传统戏曲等多种元素进行创作,将古老的传说赋予新的艺术内涵,以当今时代的视角与理念谱写出热爱生活,呼唤和平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而《复兴之路》作为继《东方红》、《中国革命者之歌》后,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于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之际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为国庆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中一道备受瞩目的“文化景观”。此后又以100场的演出场次,累积20余万的观众人数,创造了新中国演出史上的纪录。本次“演出季”上演了音乐会版的《复兴之路》,这场由中央歌剧院演出的大型音画史诗《复兴之路》音乐会是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基础之上浓缩改编而成。音乐会版以历史时间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五个乐章共串联起20余首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再现了中国革命、创业和奋斗的历史,是中国人集体记忆的缩影。这两台口碑作品再次上演,迎来诸多反馈,再次验证优秀的作品从来都是能够培养听众、调动听众、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自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倡议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高潮,涌现出一批主题鲜明、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东方演艺集团的两部新创交响乐合唱作品于“演出季”期间首演。《中国梦随想》是为党的十八大所描绘的“中国梦”蓝图而创作的赞美时代、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这部新时期的主旋律吸纳五位年轻作曲家以他们充满激情与向往的饱满热情谱写梦的回想和青春之梦。作品主题宏大,内容丰满,布局严谨。不得不提的是,著名指挥家邵恩和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加盟为作品增色良多。同样以“中国梦”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劳动创造幸福》也以声乐交响乐的方式呈现。作品以“劳动者的一天”为主线,分为五个部分,共14首作品。作品讴歌了当下中国劳动者的时代精神,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新时期劳动者的气质和神韵,是一部关照普通人的现实主义作品,令艺术回归大众,让音乐走进生活。


总体看来,这些作品都以厚重的交响乐作为主要表现手法,运用大合唱、小合唱、独唱、重唱、领唱、伴唱和朗诵等多种形式,以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多种演唱方法,讲述历史的中国和新时代里的中国人。不少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如《木兰诗篇》中,对源自豫剧的特色音程的使用,《劳动创造幸福》中对信天游、秦腔等民族音乐元素的使用,都让音乐主题犹如乡音的呼唤,令“中国耳朵”倍感亲切。这种浓郁的民族风格极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这种创作手法是中国原创式交响的拿手好戏,是带领听众进行了一场脚踏实地的穿云破雾之旅,是那些具有人文情怀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为中国奏起的时代主旋律之歌。


五、推介研讨 重评轻奖


自2010年起,每年的国家艺术院团展演都包括三部分,即剧目展演、专家评论和演出的推广交易会。推广交易会一般通过举办国家艺术院团演出项目推展会和艺术院团代表与剧场负责人座谈会等活动,促成院团和剧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将口碑好的作品推广至各省市,从而推动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市场化运营之路。“2014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推广交易会”于2014年9月13日在北京举行。10个国家院团和25个省市的相关演艺机构参与活动。笔者依照本次推广会的成果和反馈意见,具体归纳出以下几点:首先,大部头的经典佳作依然备受追捧,如《木兰诗篇》和《印象•国乐》等,“演出季”结束后这些作品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