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李宏复

民族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研究员。学术兼职:中国艺术人类学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研究领域:中国刺绣文化、中国艺术人类学、博物馆学。近10年主持国家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中国手工刺绣技艺研究》等相关课题。出版论著《枕的风情-中国民间枕顶绣》、《中国刺绣文化解读》、《中国国粹艺术读本:织绣》、《手工刺绣》、《萨满造型艺术》等,并发表多篇相关学术研究论文。


培养具有时代感的非遗传承人

发表于《文化月刊》2018年6月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非遗迎来了好时光,从政府到民众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非遗之所以在今天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是因为它有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基因。但在备受关注的同时,我国非遗的自发性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出现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突出,传承断层现象严重等状况。为应对此困境,2016年3月30日,我国正式全面实施研培计划,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6月9日,我国迎来了第13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今年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为“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从2006年“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到2017年名称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以快速的脚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和视野,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和关注。以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为时间节点,我国非遗概念下的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2011年6月,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保护非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此非遗保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四级名录”保护制度,探索出“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立法保护”的保护方式,让非遗的保护工作更加条理清晰,也更便于开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指针。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比如传承人青黄不接、传承方式的转变、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都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十多年的探索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些创新模式、发展理念正在积极引导着我国非遗发展步入正规化、可操作性的实践阶段,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形成了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突出了非遗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

面对新时代、新主题,非遗保护之路如何更好地发展,在十几年的摸索中我们又找到了哪些新模式值得推荐与借鉴,“本期关注”以非遗领域专家、传承人、非遗企业、机构的带头人、非遗保护一线田野调查员、志愿者为关注对象,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感受非遗保护的坚守与创新发展之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非遗迎来了好时光,从政府到民众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非遗之所以在今天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是因为它有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基因。但在备受关注的同时,我国非遗的自发性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出现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突出,传承断层现象严重等状况。为应对此困境,2016年3月30日,我国正式全面实施研培计划,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研培计划开展至今已过去两年多时间,作为首批参与研培计划非遗课程的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艺术人类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李宏复这两年以来结合实际教学,针对传承人的具体问题总结了部分可行性经验,为新一代传承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并获得民族学博士学位的李宏复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后,专项研究我国非遗文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手工刺绣,至今已有整整14年时间。这些年来,她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中国手工刺绣技艺研究》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子课题《刺绣》等相关课题,并利用课题及自筹经费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近40个民族的民间刺绣工艺文化以及萨满教造型文化分别进行了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可供研究的相关资料。
传承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因为田野调研经验丰富,并收集了大量的可供研究资料,李宏复对我国刺绣非遗传承人的现状有着最为清晰的了解。她主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刺绣等非遗项目,着重于人与事物的关系以及传承人精神研究,对于刺绣等非遗项目的现代转型、商业情况、市场经济利益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她将研究成果参与到研培计划、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计划等,培训地方传承人近千人次。通过这些教学计划的实施,她也实现了“传承人给予我田野调研素材,我用研究所得回馈社会”的理想。研培计划初始时,李宏复利用在苏州刺绣镇湖镇田野调研3个月的间隙,参与到江南大学关于苏州刺绣的研培班教学中,为传承人讲授“中国刺绣文化”这门课程。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开课前后她会预留出一至两天时间与参与课程的传承人进行直接的交流,李宏复十分关注这些传承人对于研培班的感受,这也为她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路径。她表示:“如果没有研培计划,我就没有这样直接接触绣娘的机会,无法和她们一起探讨非遗产品的走向和出路。”
李宏复对于研培计划的开展十分认同,她认为这是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最好渠道,也是传承人们最好的福利。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接受研培计划的大部分传承人都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进入高校学习是很多传承人一生的盼望。印象深刻的是,我在苏州参加研培计划时,班里有一位传承人中学毕业后就终止了学业,研培计划开学那天,她将家里的两个孩子一同带上,到校园里十分兴奋地拍照、游玩。从她身上我看见了学习机会带给绣娘的荣誉感,这也间接对她的后代产生一种影响,让孩子们认为拥有手艺的同时也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李宏复指出,我们很多传承人,例如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苏绣非遗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姚惠芬、姚惠琴两姐妹分别有在年轻时接受美术基础教育和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她们且都认为传承人进入高校学习十分有必要性。接受过高等美术教育后,传承人会对非遗历史文化及技艺的了解更加清晰深刻及更加清晰富有逻辑,而研培计划正是他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渠道。
研培课程应遵循教学规律。
从2016年至今,因为没有先例,我国的研培计划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开展两年多以来,李宏复认为可以将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她针对目前研培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研培计划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传承人中的口碑也很好,但也有些许问题逐渐显现。例如,部分地区的研培班让传承人讲通论类课程,这种方式不是特别理想。因为大部分传承人没有接受过正规史论课程的系统教育,他们还是应回归于非遗技艺的教授与手艺实际操作的指导中,非遗课程研培仍然应该遵循教学规律,授课内容应根据传承人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点进行归纳整理。”
针对以上问题,李宏复提出了实际建议,她认为应将研培计划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高校老师教授非遗历史、文化进程及在当下社会中的实际应用等理论课程。因为传承人所了解的非遗项目受区域性限制,需要高校教师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梳理。第二部分为国家级传承人亲自教授类课程,让这些具有较好经验做法的传承人分享自己的技艺技法以及市场推广的经验。第三部分为实际操作类课程,让传承人在校内课堂上亲自完成自己的非遗作品。因为研培计划仅进行一个月时间,课程结束后,学员可以将与老师共同设计完成的产品带回家中,作为样本发展为衍生品。
目前,随着研培计划开展程度的深入,逐渐面临学员匮乏的状况。李宏复表示,部分偏远地区的传承人担心外出会耽误其生活、工作,从而不愿意长时间离开家乡参加培训,对此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研培计划可以与国家精准扶贫等工作相结合,抽调部分高校教师直接驻扎于重点非遗项目的地区,进入当地职业学院等机构,精准地为当地传承人传授非遗技法与知识。目前各地县城都设办有职业学校,且对口人群十分集中,如果将研培班落实在这里,可以对当地非遗传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李宏复认为,研培计划应当“在地研培”,针对非遗项目在本省份设立研培班,避免跨省研培。“非遗项目本就是因为各地文化生态的不同所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手工艺成果,跨省研培无法保证技艺技法能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承。”
非遗精神应与市场共生 。
自2016年研培计划全面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很多高校、机构以及学者、设计师等都参与到了非遗的传承中来,帮助传承人更新了理念,并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展览、展示的多种舞台。同时通过与传承人相互交流、切磋,使非遗精神也得到延续。李宏复认为,非遗精神能得到延续的前提为,我国非遗的传承发展一定要与市场相结合,人们在传承精神的同时,应自觉地去追溯过去的一些好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实体物质使之呈现,才能使传统非遗文化得以体现。“我们不能仅将非遗挂上墙,要能穿在身上、拎在手上、戴在头上。有人消费非遗项目,传承人才会产生一种深挖、刻苦、精益求精的意念,使产品越来越精致,实现良性循环。非遗精神和市场是共生的关系,当传承人在追求工匠精神时,非遗产品才能够在这个时代有市场、站稳脚跟,传统技艺技法才能传承下去。”
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非遗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与现代品牌相互融合的今天,只有展现传统手工艺独特的魅力,才能体现出它的竞争优势,最终获得经济利益。随着我国研培计划的开展,研培成果的市场化问题也受到了李宏复的关注,她认为,应向社会展示研培成果,将课程结束后学员的作品进行包装。如果相关机构及市场能直接对接研培计划,使研培成果可以销售,那将使计划本身更具有价值。大众一直在探索如何让传统非遗重回当代生活,这需要时尚设计的介入,需要当代艺术的尝试开拓,才能受到年轻人群的关注。而非遗中的手工技艺部分,是当代艺术和设计行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每届研培班结束后,校内都会举办非遗个人成果展示。2016年,由李宏复亲自设计、江南大学苏绣研培班学员的毕业作品《烟雨江南》获得了全国刺绣非遗大展二等奖。李宏复认为,目前所有传统手工艺类的非遗项目最缺少的就是设计因素,而设计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指导。“大部分传承人从未系统地接受过美术、设计类课程学习,对于设计理念十分缺失,而目前市场、现代人生活中最看重的就是产品的设计,教员应根据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艺,设计出符合时代又不违背传统手工艺传统的非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