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肖怀德

社会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南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史学硕士、艺术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以当代文化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为主线,以区域样本为观察点,从文化社会学、人类学和生态学视野关注文化、艺术本体与制度、经济、技术、社会等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研究领域:文化战略、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经济。作为学术策划人主持或参与多项地方文化发展规划以及文化学术沙龙、展览、论坛活动。



仰望与回眸:时代的艺术,大芬的现场

本文为作者主编的图书《时代的艺术:大芬美术与产业的升级与蜕变》的前言性论文,第一部分对时代的艺术进行了学理论证。本文指出,现代社会,科技与商业作为两个重要的维度,在深刻影响我们所处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形态。艺术问题的维度也因为科技变革、消费社会崛起、城市化进程而不断拓展,形成了新的时代特征:一是艺术因为科技等手段介入,丰富了艺术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二是艺术不再只是本雅明所言的膜拜意义生产,艺术进入大众消费圈层,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艺术文化产业和大众艺术消费市场。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产业集聚业态的出现,艺术不再只是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行为,艺术交易也不仅仅是一张画的买卖问题,艺术介入城市公共价值塑造和公共空间营造,以艺术创作为核心的艺术相关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围绕艺术而生存的商业群体,形成了一个触及诸多生产、生活和消费领域的艺术世界。

第二部分作者在针对大芬油画村作为样本,展开深入的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大芬艺术与产业现象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文回顾了大芬的艺术产业发生与形成过程,提出了三个核心观点:一是大芬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商业现象。二是大芬是一个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发生场。三是对大芬艺术价值的讨论可以从三个角度展开,从艺术商业或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认知正在发生的大芬现象,从艺术生活服务业的角度来认知大芬艺术,从一种集体性、行为性当代艺术的意义生产的角度来认知大芬现象。

本论文收录于作者主编的文集《时代的艺术——大芬美术与产业的升级和蜕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呈现给大家的这册书是2017 中国(大芬)国际美术与产业论坛的论文和演讲成果。在大芬讨论艺术问题,本身并不是艺术本体论上的一次讨论,而是一本关于艺术相关问题的讨论。在这次论坛的策划期间,我们一共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个时代,艺术相关问题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站在一个时代坐标来看待正在发生的大芬艺术与产业现象?在这里,我们大概梳理一下对这两个问题的阶段性理解。


一、为何以“时代的艺术”为主题?


从艺术史的逻辑,我们今天认知的古代艺术,在当时并不是以纯粹的艺术功能而存在,西方历史上很多的艺术,往往因为服务宗教功能而流传至今,中国古代的很多用品,在今天被称为艺术品的器物,在当时往往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用具而存在。因此,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往往在历时性的层面被定义,却很难在共时性的角度被定义。我们今天认知的纯粹的艺术,也并不是那么的纯粹,艺术并不是为了纯粹的艺术而被存在和流传下来。再比如,我们今天认知的艺术史上的艺术家和今天确认的他们的艺术地位,并不完全是从艺术标准来确认的,而是往往离不开艺术家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资本因素和文化因素,因此,艺术史并不是艺术家创造的,而是诸多社会因素共同着力的结果。

现代社会,科技与商业作为两个重要的维度,在深刻影响我们所处的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形态。艺术问题的维度也因为科技变革、消费社会崛起、城市化进程而不断拓展,形成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艺术因为科技等手段介入,丰富了艺术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出现了新的艺术物种,新的艺术过程正在发生。我们往往认为科技只是艺术表达的工具,对艺术本体的介入性有限,但是今天我们发现,在诸多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领域,科技正在演变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甚至内化成艺术本身,而不是永远独立于艺术之外,科技在重新定义艺术美学,一种新的艺术美学范式正在形成。

第二,艺术不再只是本雅明所言的膜拜意义生产,在审美经济化和艺术商品化的浪潮下,艺术进入大众消费圈层,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艺术文化产业和大众艺术消费市场。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力量和意义生产在提升不同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消费升级过程中个性化、定制化、情感化、场景化消费需求。艺术的神圣性和“光晕”正在消失,艺术不再是天才和通灵的特殊个体才能触及的领域,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正在模糊,我们对艺术的定义正在走向多元化,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走向大众的艺术就不是艺术?难道艺术只是少数人才能有资格把玩的奢侈品?普通人为什么不能享受艺术,与艺术交往?

第三,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产业集聚业态的出现,艺术不再是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行为,艺术交易也不仅仅是一张画的买卖问题。艺术一方面介入城市公共价值塑造和公共文化空间营造的过程中,新的公共艺术业态不断涌现,形成了城市新的公共文化话语和新的在地文化生长,大量的公共艺术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个体艺术家的行为范畴,而是大量艺术家、工程师、规划师共同作业的结果。另一方面,艺术相关价值链环节逐渐以集聚的方式形成各类艺术园区和艺术产业园区,在不断丰富和提升艺术相关产业的业态分布和价值增量,以艺术为核的艺术相关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延伸,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交易、艺术衍生品、艺术服务业、艺术旅游消费、艺术教育等,艺术相关的商业领域越来越复杂,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围绕艺术而生存的巨大的商业群体,形成了一个触及诸多生产、生活和消费领域的艺术世界。

我们以“时代的艺术”为题,并不是要回答今天的艺术全貌和给今天的艺术以明确的定义,而是试图还原正在发生的艺术现场、艺术可能性。究竟什么样的艺术现象可以被记载进入艺术史,什么样的艺术行为代表今天的时代艺术,可能今天的艺术介入者并不能给出完全准确的答案,留待后人来叙事和记录。


二、关于大芬艺术与产业现象的讨论


大芬的生成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艺术与文化产业现象。最初,上世纪80 年代,以黄江为代表的一批香港画商看到了国际商品画市场的商机,选择了大芬这样一个地理偏僻、劳动力价值低廉的村落,开始了流水线式的商品生产与外贸加工。因为商业利益的驱动,大量的画工、画商在这里集聚,逐渐形成了一个国际商品画的市场。2004 年,深圳文博会第一分会场选择在大芬召开,政府大力推动大芬美术产业发展,政府的介入助力了大芬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的发生轨迹。随着近年来国际商品画市场的萎缩,大芬逐渐走向了高端商品画、原创画、创新创意软装服务三足鼎立的新型市场格局。当然,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艺术商业的脆弱性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地产商业利益之间在不断角力,艺术商业的生存空间在压缩,大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们认为,理解大芬不能仅仅从这里的艺术是高端还是低端,这里的艺术家是不是一流来简单地做出价值评判。而是应从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宏观视野来审视大芬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有这么几个角度可以来展开讨论:

(一)大芬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商业现象。因为地理条件、时代背景等多重因素作用,大芬最初因市场而生,这样的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成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市场社会网络,这个网络并不是显性存在,而是隐性存在于每一个画工、画商的人际交往和信息网络,也使得这里的艺术买卖行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样的市场弥足珍贵,因为有了市场,大量的艺术家逐渐向这里集聚,因为在这里画能卖出去,在这里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因为有了市场,这里与市场的服务行业和环节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因为有了市场,这里的艺术商人嗅觉灵敏,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近年来,大芬在国际外贸商品画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有一批画商迅速成功转型到巨大的国内创新创意软装市场。大芬的这套市场网络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很难被复制和取代,这也是大量模仿大芬模式打造的艺术园区都很难成功的原因。

(二)大芬是一个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发生场。大芬发展的十多年,也是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多年,观察大芬,是观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的很有价值的样本。一是大芬的发展是政府推动和市场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从开始就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而是国家不断释放资源,走市场化改革的过程,电影改革、电视制播分离、文艺院团改革均是如此。这十多年来,政府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大芬而言,是一个市场野蛮生长到政府规范成长的过程。2004 年深圳文博会开始,政府的介入,包括举办节庆展会、修建美术馆、规范市场、基础设施改造,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让大芬走向了规范化、规模化的路子。当然,我们同样需要警惕的是,在艺术市场中,政府工作的边界到底是什么?哪些应该交给市场,哪些应该交给政府?这是当前包括中国文化产业在内的诸多行业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二是大芬的发展同时面临着艺术产业与城市化进程中商业地产之间的角力。艺术商业尽管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又不能仅仅从纯商业价值角度来衡量其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其商业回报与其他行业,如房地产行业而言,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必然出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原来偏僻的边缘地区地价上涨,靠收取艺术家较为理想房租的房东在看到周边地产开发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必然出现房东涨房租和艺术家、画商生存空间不断受挤压的局面,这是市场经济的理性人假设决定的,不能仅仅用道德标准来约束和评判房东。这是目前国内很多艺术园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里会出现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政府从维护艺术园区品牌和城市文化发展出发,有效出面治理,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贴,引进战略性运营主体,同时通过调整商业业态,延伸和拓展园区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实现园区的转型升级,实现政府、房东、艺术家(画商)之间的共赢。二是在巨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巨浪下,艺术家(画商)逐渐承受不起越加上涨的房租和生活成本,逐渐搬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艺术家和艺术市场逐渐萎缩,艺术园区逐渐消亡。

(三)对大芬艺术本体价值的讨论。认知大芬的艺术和艺术商业现象,我们不能从传统的艺术本体观来认知,这样容易窄化或者偏离大芬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我们认为应该从三个维度来思考大芬艺术的本体价值:一是从艺术商业或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认知正在发生的大芬现象,前面有详细的论述,不再赘述。二是要从艺术生活服务业的角度来认知大芬艺术。大芬艺术的服务对象不是传统的精英艺术品收藏市场,而是正在崛起的大众艺术消费品市场,让大芬艺术进入每一个中产家庭,对于中国整体上缺失的美育和艺术消费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三是从整体来看,大芬也许是一种当代艺术的意义生产。大芬尽管长期不在主流艺术讨论的艺术本体问题范畴之内,但它却以旺盛的生命力在生长,大量的从事非传统艺术生产的个体在这里实现了自己以艺术为生的梦想,过上了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从当代艺术的视角,艺术很重要的功能在于记录、呈现时代,包括时代情绪、时代集体心理,大芬艺术本身也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行为和现象。


三、本书的基本逻辑结构


首先本书的总体定位不是艺术本体论的讨论,而是从现代社会以来,科技、商业带来的艺术变量的角度展开。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篇到第四篇是关于时代的艺术变量。第五篇和附录是聚焦大芬艺术与产业。

第一篇“科技艺术:媒介、语言与逻辑”,主要讨论新技术在今天如何影响艺术,新技术会为艺术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第二篇“公共艺术:城市、人文与生长”,主要讨论公共艺术在创造艺术价值之外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公共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新功能、新形态与新使命。第三篇“艺术市场:建立、规范与迷思”,主要讨论中国艺术市场的生态构建问题,如何找准中国艺术市场的真问题、真症结?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建立规范化、良性健康的中国艺术市场?第四篇“艺术世界:消费、融合与边界”,主要讨论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下,艺术正以其独特的审美力量和文化力量,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深度融合,创造着跨越边界的艺术世界。第五篇“大芬艺术:重塑、再生与蜕变”和附录是聚焦大芬艺术与产业的重塑与蜕变,希望开启和营造一个讨论的场域,共同为正在发生的大芬美术与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一条可行的方法与路径。

看着一张张大芬人的脸庞,我们感受到他们因艺术而获得了生活尊严的喜悦,也体会到他们面对时代变化的焦虑和彷徨。回眸大芬的发生和生长轨迹,仰望正在激变的时代艺术,是为了开启大芬新的生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