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吴乾浩

研究员
  吴乾浩,笔名天昊,吴重霄。研究员,1939年5月生,浙江余姚人。196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理论专业,导师张庚。毕业后留院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工作。1987年曾任北京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戏剧评论》常务副主编、《中国戏曲志·北京卷》常务副主编。1989年调回中国艺术研究院,曾任《中国京剧》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剧本》编委,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元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梨园学会理事,浙江戏剧理论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戏曲理论、戏曲美学、戏曲评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代中国的戏曲》的撰写工作。在全国性讲习班与许多大学讲授戏剧理论、戏曲史。为波兰访问学者讲授当代戏曲。
  主要成果:已出版专著有:《白朴评传》(9万字),198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11万字),198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红楼二尤〉的表演与文学剧本研究》(7万字),199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舞台》(与谭志湘合作)18万字,青岛出版社1993年出版;《彩虹集》(与谭志湘合作)30万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戏曲小说《西施浣纱》、《李亚仙与郑元和》、《潘必正与陈妙常》共24万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另主编《京剧泰斗》丛书计十二种共250万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已发表的论文、评论300余篇,共320万字。其中《漫步在戏曲百花园》(8千字),载于《戏剧丛刊》1983年第2期,获《戏剧丛刊》理论与评论奖;《形神兼备的舞台体验》(1万1千字),载于《地方戏艺术》1987年第4期,获《地方戏艺术》论文奖;《三者并举推动着戏曲的复苏》(5千字),载于《戏文》1988年第6期,获华东戏剧期刊第二届“田汉戏剧奖”;《戏曲现代戏的历史观照》(5千字),载于《安徽新戏》1990年第4期,获华东戏剧期刊第三届“田汉戏剧奖”;《久演常新的〈燕青卖线〉》,载于《光明日报》,获“新文化奖”;《湖北戏剧的辐射力》。载于1991年3月3日《长江日报》,获《长江日报》论文奖。另《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舞台》获1994年中国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