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高 舒

音乐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主编,美国史密森尼民俗和文化遗产中心客席研究员(2017)、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2019-)。主要从事乐器学、木偶戏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出版专著《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等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现当代中国民族乐器发展思潮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已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课题十余项。


被认定的“标准”:新中国民族乐器标准化的实践与内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李元庆为代表的音乐学家们率先提出民族乐器的“规格标准化问题”,推进乐改的典范成果落实为国家和轻工行业标准,所生产的乐器在社会上进行表演实践、教学推广、考级评奖等普及应用,成为海内外印象中的“民族乐器”。器物领域的“标准乐器”并不排他,具有多重意义上的性能典范、服务于行业量产的强制性原则、大众应用中的社会化的三层内涵,各自成立,又互有可能。但认定“标准乐器”的主体,始终是人。人基于认定的客观标准来进一步探索主观认识,寻求多元化认知,更新和发展民族乐器“方言”体系,满足不同意义上的“标准化”需求。“标准乐器”走向成熟,不应只强调“非此即彼”的唯一标准,而是找到灵活开放的适应性标准。

本文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