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名誉所长:欧建平  副所长:卿青、刘春

舞蹈研究所的前身为文化部艺术研究机构下属的“音乐舞蹈组”,1973年设立。1975年、1978年相继扩建为“舞蹈研究组”和“舞蹈研究室”,1980年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时,进一步扩建为现名。

舞蹈研究所曾下设舞蹈理论、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这三个研究室及办公室;近年来,根据国内学术研究的新趋势,研究室改为项目制。现有在职人员12人,包括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国家一级演员1人、学术秘书1人。首任所长为著名舞蹈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吴晓邦先生,副所长为董锡玖、薛天。历任所领导有资华筠、刘峻骧、冯双白、王燕平、罗斌、欧建平、江东,现负责人为副所长卿青。

30多年来,舞蹈研究所始终坚持基础学科的建设,随时关注新兴学科的发展,不仅拥有吴晓邦、董锡玖、薛天、郭明达、孙景琛、王克芬、刘恩伯、刘海茹、吴曼英、张世龄、刘凤珍、何健安、隆荫培、徐尔充、傅兆先、胡尔岩、周冰、霍德华、邓建兮、巫允明、宋铁铮、陈冲、梁力生、康玉岩、周元、资华筠、刘峻骧、冯双白、刘光夏、李桂芳、刘青弋等三代专家奠定的学术基础,而且有欧建平、江东、茅慧、王宁宁、段妃、卿青、刘春、王红川、胡晶莹、刘晓真等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全国范围内实力最强的研究队伍,在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和舞蹈批评这三大知识系统、《当代中国舞蹈》与《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一、二、三版“舞蹈学科”的主编与撰稿、“舞蹈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创建与推广,以及“傩舞的文化研究”、“现当代舞蹈的传播与跨文化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的重点研究课题中,保持了学术领先的地位,出版了大批填补空白的著作,如《舞蹈生态学》、《舞蹈史论研究方法初探》、《中国舞蹈》、《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故事》、《中华舞蹈图史》、《中国舞蹈通史》(9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40卷)、《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2卷)、《中国古代乐舞史》(2卷)、《中国舞蹈文物图典》、《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巫•舞•八卦》、《佛教与中国舞蹈》、《北京传统节令风俗和歌舞》、《神州舞韵》、《中国民间舞蹈》、《中国龙舞》、《汉族民间舞蹈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国历代舞姿》、《敦煌舞姿》、《中国当代舞蹈精粹》(视频)、《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20世纪中国舞蹈》、《中国舞剧史纲》、《新中国舞蹈史》、《新中国舞蹈事典》、《中国当代舞蹈家的故事》、《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香港舞蹈历史》、《世界舞蹈史》、《世界艺术史•舞蹈卷》、《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西方舞蹈文化史》、《外国舞坛名人传》、《新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舞论》、《舞蹈美学》、《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舞蹈艺术:生命的自由行走》、《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从一个秧歌看当代中国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蹈的“和”品格》、《古典舞新论》、《印度舞蹈通论》、《当代西方舞蹈美学》、《舞蹈编导知识》、《舞蹈创作艺术》、《舞蹈创作心理学》、《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现代舞的理论与实践》、《舞蹈新视觉》、《人体动作速画法》、《中国舞蹈大词典》、《舞蹈知识手册》、《永远的记忆:川西北羌藏文化民俗图集》(2卷)、《东方人体文化》、《中国武术文化与艺术》,以及舞蹈论文集与评论集多部,其中有多部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本,或译成外语,在海内外广为传播。曾编辑出版《舞蹈艺术》、《中华舞史研究》、《东方人体文化》等学刊,并主办“中华舞蹈文物图片展”、“全国民族宗教舞蹈理论研讨会”、“全国民族舞蹈工作研讨会”、“舞蹈批评座谈会”、“纪念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30周年研讨会”、“全国舞蹈评论高级研修班”等重大学术活动。

舞蹈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艺术学学科批准的第二批硕士点和博士点,并自1982年春和1997年秋,开始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访问学者,于2009年开启博士后流动站,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新加坡等海内外科研、教学与管理机构培养了大批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