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牛克成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1994至97年间作为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国文部省特聘海外艺术家(画家)在日本学习日本画技法并从事绘画创作。

绘画作品入展“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及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等国家级重要美术展,获“首届中国美术奖”、“重彩画创作学术奖”奖等;学术专著《色彩的中国绘画》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一等奖;出版《牛克诚写意山水》、《牛克诚山水画作品集》等。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组委员,人事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选拔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副会长等。



抗疫,我们研究色彩 ——《2020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序

在2020年的特殊历史时期,沉潜于色彩研究,成为海内外色彩人的独特抗疫方式。本文基于2020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围绕“东方色彩:探源·滋新”的年会主题,梳理了传统色彩学界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于以阴阳五行为主体的传统色彩观念、意识,染色工艺及颜料、染料等的“探源”研究,以及古代色彩的具体实践案例及技法表现等,在现代色彩应用中的“滋新”价值。这些成果在传统色彩思维、观念、媒材、工具、技法、应用等全领域展开,是疫情之下色彩人共同描绘的传统色彩的斑斓画面。

本文收入《2020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年会,即一年一度的主题会议。我们当初将中国传统色彩学术研讨会筹划为“年会”,也即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让海内外研究传统色彩的专家学者每年会聚一次,相互交流成果,共同展望未来。事实上,每年的秋季——北京色彩最为绚丽的季节,我们都相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共襄“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至今已五年。

然而,今年冬春之交,一场突然袭来的新冠疫情,横亘在去年秋天与今年秋天的季节序次之间,它不仅造成了一次自然时序的大断裂,而且也造成了一次世界性的生活大停滞,国际间的物质流、人员流都因此而中断,文化交流亦因此而骤然搁浅。

在学术界已颇具影响的“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全球滞流之中。海内外色彩人每年秋天的色彩嘉年华,今年还会如期而至吗?

四月以来就陆续有不少朋友这样询问,口气中充满关切与期待。这让我们感到,“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已深深嵌入我们的学术生活之中,一年一度,我们定会在秋天到来之前自然而然地被她召唤。

当然,我们也知道,假如没有秋天的这场年会,人们也依然照常生活,一定的;但一个没有“色彩年会”的秋天,又该是一段多么缺少色彩的时光?疫情心境,黯然如晦;而色彩如华,庶几将我们的人生照亮。

于是,六月,我们几乎毫不犹豫地决定:今年的色彩年会照常进行。同时,像往年一样从那时开始了会议的筹备工作。

会议通知在“传统色彩研究”公众号一经发布,就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们的热烈响应。在此,我们向一直以来关心与支持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的同仁们表示真挚感谢!也向各位在疫情之下仍潜心于传统色彩研究的敬业精神表示由衷尊敬!

目前,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特别是国外疫情仍形势严峻,为此今年的会议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主会场仍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多功能厅,这里已是色彩年会历经五年铁打的营盘。现场设有大屏幕,海外学者将通过视频宣讲论文并与现场时时互动。线上、线下,海内、海外,为着传统色彩的魅力,我们又一次相聚。

主会场是铁打的营盘,但来者却不是流水的兵。事实上,历经五年,中国传统色彩年会已凝聚起了一个稳定而成规模的学者专家队伍,也形成了多角度、广范围的观察与探究传统色彩的系列研究主题。

今年色彩年会的主题是“东方色彩:探源·滋新”。即,深入探寻东方色彩的发展源流和演变脉络,揭示东方色彩经验背后的理性结构,激活东方色彩蕴含的古老智慧,建构现代东方色彩观念、知识结构及应用体系,并使其贡献于当代社会生活。

从提交的会议论文来看,学者们在“探源”方面更为着力。《试论<易>理与色彩之“易”法》以《易》的“象”“数”“理”“占”等简明、直观形象的读卦、演算、联想、类比和推导的思维方式,揭示中国古代色彩文化的潜在结构与秩序,从而为传统色彩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生命原型色彩生机信息感应》透过传统色彩表象,发现原始人类生命原型色彩感应机能和自发色彩信息“混沌”生成的色彩全息感应本能。《对禅之理解及禅宗色彩观在文人画中的“自行呈现”》指出素淡—虚空之黑白色彩具有老庄之“道”及禅宗之“空”的本体论意义;禅宗色彩观是儒、道、玄思想经由禅宗综合而作用于文士画家心理的“自行呈现”。《带色的马字》集中探讨历史上出现的与色彩有关的马故事,并通过考证这些马名汉字来理解其色彩表达状态;同时指出,历史典故的依附让具特殊色彩的马匹成为历史小说的书写题材,也造就了色彩表现上的历史厚度。《显教佛经中的“五色”》指出,佛经色彩体系中的“五色”,在多数情况下表示色彩之义,但在很多场合也表非色彩义,用来指代抽象的佛法教理,从而体现出佛经“五色”运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阴阳五行观念及思想与传统色彩的关系仍是“探源”的重点。《终始五德与历代尚色》论述了五行家的王朝五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土德)与五色(青、白、赤、黑、黄)的对应关系,并梳理了夏商周秦汉时期按邹衍五行相克的规则确定的各朝德色,以及东汉以后按刘向父子五行相生的规则确定的历代德色。《尊白》认为作为颜色体系的白色先于作为五方色体系的方色;从造字之初以擘指象形的“白”表现五光十色中的白色,论及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决定了黑、白颜色的划分,将素白之色命名为“白”使白色具有了“尊色”的哲学意义。《在日本倍受珍重的中国色彩文化——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指出,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五大要素与佛教的地、水、火、风、空五大要素,都分别与蓝、白、红、黑、黄五色相对应;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在日本演变成富于本国特色的一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滋润生活、丰富心灵。《秦汉巫术中的白色元素》论述了秦汉人巫术中的白石、白茅等白色物品,以及白狗、白鸡等白色动物等的特殊厌胜功用,指出在秦汉人的神秘信仰中,白色常具有某种神圣性,进而阐明了颜色的象征意义与物体的文化属性的相互影响。《“襍五色”考》指出《周礼·考工记》的“襍五色”包括了色彩属性、色彩关系及配色理想等内容;战国至秦汉时期,色彩之间相互独立,体现为色彩与色彩相互并置而非相互混合的设色方式,色彩关系体现着阴阳五行关系,色彩搭配的理想状态是趋吉避凶。

在颜料、染料等色彩媒介方面,《回回青、佛头青等蓝色颜料古今名称辨析》详细辨正与梳理了宋元明以来史书及绘画论著中出现的“回青”“回回青”“西夷回回青”“佛青”“佛头青”“藏青”等绘画颜料名称,“陶用(御用)回青”“smalt(苏麻离青)”等明、清时期用于官窑瓷器釉料的青花钴料名,以及清代初期以来的壁画颜料中的smalt等。《近代岩绘具――从透明·不透明造型语言的视角出发》回顾了“近代岩绘具”在20世纪日本开发与普及的过程,指出继承了传统的现代中、日绘画,渐渐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偏重岩绘具(重质感)的战后日本画和中国岩彩画,另一个是偏重染料系彩色材料(重透明性)的中国工笔画。《植物靛蓝颜料与实践研究札记》在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基础上,采用工艺印证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植物靛蓝颜料及其制作工艺进行探究,指出,通过变换材料、方法和优选最佳配比及时间、温度等,可以获取不同品质的植物靛蓝颜料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唐代纺织品“草木染”染色工艺探赜》通过文献与考据实证相比照,整理出唐代染色的独特工艺,如选色、上色、固色、洗色过程中添加不同的固色媒染剂等,又论及自古至唐“草木染”染色工艺背后的种种历史事相,以及“草木染”的色泽色相体现的“五色观”等,凸显出我国古代“草木染”的工艺文明价值。《我朱孔阳:传统苏枋染红的彰施实践》从染材、染物与染技三方面入手,采用文献查阅与彰施实践双线并行的方式,详尽记录了在苏枋染红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感受,对染红流程中的细节提出自己的思考;同时指出,苏枋自唐代起便成为重要的红色本草染料,宋代时随着海丝贸易的繁荣而大放异彩,明代时更是成为染制国色的关键染材。《美术史中的“黑”、黑色材料与温度的关联性思考》探讨了美术史、艺术品中出现的“黑”及其相关颜料的由来,包括天然材料的“黑”、松烟墨与油烟墨的“黑”、化学合成物的“黑”,以及金属元素经由高温爆破后得到的“黑”,指出,与高温结伴而来最易得而又最不确定色相的“黑”颜色的背后,隐藏着与温度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颜料色变的成因分析及对绘画和保存修复的意义》分析了绘画颜料的色变原因,并根据天然矿物颜料的属性及特点,建构保存修复科学中色彩的表现体系,力图达到呈现绘画作品“现状”的目的。《美术馆展出的颜料――“颜色博物志”展览》介绍了日本东京都目黑区美术馆近些年举办的颜料为主题的展览会以及工作坊,它们与一般的“色彩”研究不同,是探究“颜料”之物质及其质感,从颜料的角度解读颜色与人的关系,以阐明颜料的现实意义。

以上对于包括阴阳五行在内的传统色彩观念、意识,以及染色工艺及颜料、染料等的“探源”性研究,揭示的传统色彩思维机制及工具、材料等物质形式与品性等,无疑将成为现代生活、艺术中色彩应用的宝贵资源,它们也就以激活传统、服务当代的方式而实现“滋新”。另一方面,色彩在古代的具体应用及技法表现等,作为古代色彩思维及工具的实践形式,其“滋新”的价值则在于它们直接为现代色彩应用提供了实际案例。《锦绣组绮,“色”绝天下――明清时期的京绣色彩发展及特点之探析》以文献记载、遗存实物和现有研究成果以及专家访谈为研究依据,重点探讨明清时期京绣色彩的发展文脉、艺术特点及历史价值等,并总结出这一时期京绣“五正色”“金银色”“斑斓色”“退晕色”及“对比色”等五大设色特征。《关于清宫袍服“流行色”的初步报告》依托于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清宫织绣服饰收藏及相关档案、史料,探究服饰色彩与传统工艺、清代服式、美术史、贸易史等领域的关联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典籍未详的袍服穿戴、宫廷与民间的互动、清代宫袍服饰色彩的嬗变,以及工艺与美术的关系等问题。《叠色中的“唐风”与“和风”》从叠色在平安时代男、女服饰中的色彩表现方式,叠色与日本位色制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文献中叠色的表述差异等方面,深入阐述与分析了叠色文化中包含的唐朝元素与日本元素,以明确叠色形成中的“唐风”因素、叠色为中心的平安时期“和风”色彩文化的演变与特征等问题。《两种美感交融的壮美秩序――谈明清北京城市中轴线色彩》将明清时期北京城市中轴线的色彩从南至北分为五段,并探讨其“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交替出现,阴柔与阳刚不断交融,以及从自然的淡远、空寂,到世俗的繁华、喧嚣,又至皇家的庄严、肃穆,最后回归雅士的逸品、神思的壮美秩序。《从“脚色”到“分场”:戏曲舞台色彩的谱式化进程》指出明清戏曲表演的穿戴规范中,形成了以脚色为核心,以脸谱、服饰、砌末道具为支点的色彩谱系;随着戏曲关目场面的不断扩容,严格的登场形制和分场结构不仅推动表演单元色彩组合的谱系化,而且促使上、下场之间观演关系的规范化和程式化。《“艳抹浓妆”:工业背景之下的“非遗”传承――以深圳沙头角鱼灯色彩为例》以鱼灯色彩、制作工艺为切入点,探讨以鱼灯制作、舞台情景特殊而闻名的沙头角鱼灯舞,认为沙头角鱼灯舞牵系着中华同胞的情怀,其在岭南文化、民俗学及深港两地关系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在色彩技法语言研究方面,《光与色的交汇――古代中国及日本“叠晕”技法小考》以叠晕技法为例,讨论了不同材料和工艺对叠晕视觉效果产生的影响;同时阐释了人们在原材料产量、工艺水平和成本等限制条件下,不懈地运用多种手段来实现不同的叠晕效果,反映了人类艺术史上材料工艺、艺术风格和意义塑造之间积极互动的一个缩影。《中国颜色与异域之眼――从欧文·琼斯看19世纪欧洲视野中的中国色彩问题》指出欧文·琼斯《装饰的法则》《中国纹样》对于中国装饰与配色的看法,其实是作者强行解读异域文化传统的误读结果;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下所产生的装饰和配色现象有着自身的法则,进而思考中国装饰色彩法则的可能之所在。《“金色”意涵及南传佛教建筑装饰中的金水漏印和水磨金漆》分析了金色在佛教文化中的喻意性和象征性,并以金水漏印、水磨金漆这两种在南传佛教寺庙建筑中广泛使用的装饰形式为考察对象,分析和探究其工艺手法、内容题材及由金色构成的造型样式与色彩特征,以及其在佛教文化中的观念内涵。《“绘事后素”的文本误读溯源与文物图像再证》从《论语·八佾》“绘事后素”及其历代注释入手探讨中国古代绘画技法程序,认为郑玄的“素功说”当是本义,朱熹的“素地说”脱离了原初语境;追溯了“绘事后素”误读发生的历史过程,同时指出出土的《论语》同时期的文物和图像也可证实“素功说”。

在借助科技手段进行色彩研究以及科学色彩学研究方面,《“显微考古”和彩绘文物分析》用文物分层类比的“显微考古”方法研究彩绘文物,论述了这一方法的具体实际应用,同时介绍了显微考古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于彩绘文物的历史和现状。《修复学视野下传统色彩叠层构造的再现研究――基于已有科学分析结果的技法检证》着眼于传统绘画颜料叠层构造的彩色技法,通过实际制作样本,对比不同支持体(土壁、木板、织物、纸等)以及同一支持体由不同的加工技术所产生的色彩效果,以此直观呈现传统绘画的色彩表现语言及技法特征。《建立于自然观基础上的日本色彩调和论研究》介绍了作为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和ncs色彩体系延续和发展的日本pccs色彩体系,认为其最大特色是对色调进行了分类表示,它以色彩感觉的共通性要素为基础,建立于自然观基础上,设计完成了色彩形象坐标作为其色彩调和配色的指南。这种来源于自然观察的色彩共通要素原理等成为日本色彩调和理论形成的基础。

以上论文汇聚了从昨秋到今秋这整整一年时间内传统色彩研究的学术成果,它在传统色彩思维、观念、媒材、工具、技法、应用等全领域展开,它是由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学术之笔共同描绘的传统色彩的斑斓画面。这些论文都完成在疫情期间。疫情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存造成巨大困扰,学术研究也因此面临很多不便;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又陪伴了我们疫情中的日日夜夜,它是我们身处阴霾时的莫大精神慰藉。同时,也正是在这疫情之下,我们能够省去应酬而闭门钻研学问。如果说戴口罩、少出门、少聚会是疫情期间普通民众能够为国家做出的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收拾心情,沉潜于色彩研究,则是我们色彩人抗疫的独特方式。今年的论文也就因此显得格外深沉与凝重,重要的是,在它们的字里行间,镌刻着我们色彩人在这极不平凡的岁月里的最难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