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雍文昴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艺术评论》编辑部副主编(主持工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艺术学概论》”课题编写组成员,出版专著《从妙物入妙悟——佛玄合流与晋宋之际画论家交游研究》《巨擘传世——近现代中国画大家・李苦禅》等,并在《中国书法》《美术》《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艺术评论》《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内容涉及艺术学理论与书法、绘画、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


试析书体史的双线脉络与“真草隶篆”的循环

在书体史上,由商周至清代,从“甲骨”到“碑学”,建立在“坚固耐久”与“柔软易损”两类书写材质之上的各样书体相继出现,推进着书体史不断向前迈进。其中,“正统书体”以“钟鼎文”开宗,经历了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前后更替,而“世俗书体”则以“甲骨文”立派,历经了简牍、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诸多演变,形成了“正统书体”与“世俗书体”始终并行不悖的双线脉络。在此基础之上,也逐渐实现了“真草隶篆”的书体循环。

本文发表于《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1期,获评为北京文艺评论2020年度推优活动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