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蔡良玉先生口述

时间:2022-07-12

编者按:

在“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上线试运行之际,为了让学界乃至全社会更深入了解这笔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和音乐研究所联合,采访了十多位曾参与考察、采录和保护这批录音档案工作的专家学者,请他们讲述当年工作经历,回顾音乐研究所代代相承的学术传统和前辈学者的卓越贡献,展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厚积淀。我们将陆续推送访谈资料,敬请关注。


蔡良玉先生谈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

我是蔡良玉,是音乐研究所退休研究员。有机会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尤其直接接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无形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活动,我感到特别荣幸。现在给大家讲讲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向联合国申报项目的过程。

▲蔡良玉(左)接待美国音乐家查理斯·哈姆教授及夫人访问音研所(1988年)

最初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偶然的机遇。1996年6月,我受(原)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委派,到挪威奥斯陆,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挪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召开的第一届“世界的记忆”国际会议。此前,我们都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经于1992年开启了一个“世界的记忆”项目,并且做了很多工作。这次参加会,我代表研究所做了一个保护中国传统音乐遗产的发言。这个发言是由张振涛研究员起草的。我发言的时候把它译成了英文,做了一点补充。发言当中,除了介绍我们研究所和图书馆几代前辈音乐家辛苦地收集积累的录音资料的情况以外,重点介绍了其中最值得骄傲的藏品,就是7000小时的音响资料。我说明了这批音响的历史价值和处境,呼吁国际社会支持我们的保护工作。发言以后,除了回答朋友们的热情提问以外,最有意义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的负责人阿比先生表示了积极的关心。

就在当年的十月(我们是六月去参加的汇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委派了奥地利科学院音响档案馆的馆长舒勒博士到音乐研究所,对这批音像资料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这位国际公认的音档专家仔细深入地查看了全部音响的内容、存放方式和环境,对不同的音响,比如钢丝带啊、唱片啊、开盘带啊、卡式带啊等等,所录制的材料、机器设备的现状,还做了详细的记录。他跟研究所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多次讨论。他确认这批音响档案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具有重大历史、学术、文化价值的,代表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笔珍贵遗产,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他认为,这个音响档案应该引起国际档案界的广泛高度的重视,同时,主张我们应该向“世界的记忆”项目进行申请注册。

(研究所)在他的建议之下,十一月份我跟乔建中等相关的同志,补充修改材料,进行翻译等等,十二月份我们向“世界的记忆”提出了申请。

1997年,也就是提出申请以后的一年整,我们就得到了消息。在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咨询委员会的第三次会议上,这份遗产被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而且还是全世界获得这个殊荣的第一个音响档案。现在的任何来访者都可以看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庄重地挂着一个金色的匾牌,上面用中英文刻着联合国“世界的记忆”名录、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传统音乐音响档案资料的字样和联合国“世界的记忆”标志。     

在跟舒勒博士交往当中,他多次强调,他说:“我看得出你们艺术研究院有巨大的潜力,只要你们有决心真想搞好的话,你们是可以成为最先进、最有水平的音档。”

关于音档部分的细节,参观的时候,他提出了好多具体的建议,例如:消防用的气体,用什么气体;唱片要怎么放,要立着放,不要太紧,要有空间,而且有标准,宽多少长多少,长短要怎么样一致;还有清理的学问和方法,吸尘器怎么弄,接触前要怎么清理,要怎么清洗机器等等;还有就是禁止开窗户,空调进气的力度要大于出气的力度;保护磁带的方法等等。他说了很多。他说:“关键在领导,尤其是音档方面,要懂业务,有技术。”(他)还说:“资料馆应当争取达到更高的标准,因为你们的资料是全国的,也是世界级的。从高标准和发展的角度来说,还应当有一个电脑中心和服务台。”

▲蔡良玉(左)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音响档案馆馆长舒勒访问音乐研究所、乐器陈列室(1996年10月)

1999年9月,我和乔建中所长就被邀请到维也纳,参加国际音响和视听档案协会的年会暨奥地利科学院音响档案馆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会。我们是作为新晋被吸纳为国际音响与视听档案协会的成员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代表参加这次活动的。所以,我们非常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非常感谢舒勒博士和所有的有关单位,包括我们自己研究所的领导和大家的努力,使得这一批7000小时的珍贵遗产得到了世界档案界的承认和妥善的保护。然后,音乐研究所又有机会派了曹明申等一些同事到奥地利科学院音响档案馆学习和进修。

最后,我们非常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感谢舒勒博士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音乐研究所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这一批7000小时的珍贵遗产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和妥善的保护。


讲述人

蔡良玉(1940— )  福建晋江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欧美同学会会员,曾任美国音乐研究会秘书长、西方音乐学会副会长。1946年随父母在美国定居,1950年回国。1973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1982年4月至1983年8月赴美进修;1991年4—8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赴美从事美国音乐及西方音乐史考察研究。1993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次受委派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并发言。1999年与音乐研究所乔建中所长为保护本所音响档案,在维也纳与奥地利科学院音档馆合作项目做工作访问。2002年、2004年任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评审委员会委员。2003年被聘为文化部“民族民间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勋活动标兵”。2010年被聘为厦门大学音乐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被聘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简史》、《西方音乐文化》、《交汇的视野——蔡良玉音乐学文集》、《世界文学艺术通览·西方音乐卷》(合著)、《欧美革命历史歌曲选释(1525—1945)》(合编)、《美国音乐文论集》(合编)、《古琴艺术汉英双语小辞典》(编译),编审《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赵紫宸圣乐集》等,发表各类专题文章、译文百余篇。


(图片、文字提供:艺术与文献馆;音频制作:艺术与文献馆音像与技术部)

编辑: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