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马文所举办第六十一期青年文艺论坛

时间:2016-07-26

2016年6月23日,由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的第六十一期“青年文艺论坛”在院334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思想边界的开拓——重读张承志”,由院《艺术评论》杂志社李松睿博士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吉贤,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石岸书博士分别做了主题发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的20余位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期论坛。

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界,张承志无疑是一个异质性的存在。一方面,他长期游离在学术与文学体制之外,是一位不生产论文的学者、不写小说的作家;另一方面,他对西北边疆历史地理的考察、对国际霸权主义的批判、对第三世界历史命运的思考、对底层民众的关怀以及自身的宗教信仰等,都溢出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界的主流知识范式。重读张承志,可以勾勒出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边界,其做为异质性的思想资源,可以拓展出新的知识空间,这将为想象和理解今天的中国与世界提供新的视界。

清华大学石岸书以两套文化坐标对张承志进行定位,深入分析了张承志构建的底层社会中的民族、阶级和地理这三个关键要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吉贤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张承志的存在及其评价构成了“张承志难题”,而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理解中国。他重新思考了“当代”、“中国”、“作家”与张承志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了张承志与中国认同、文化主体等问题。

在自由讨论中,与会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进一步讨论。马文所鲁太光认为,张承志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存在一定变化,从文学审美角度梳理其行文风格、遣词造句,可作为探究其思想转变的路径之一。马文所祝东力从黑格尔关于理念和形式的关系出发,尝试回应张承志从早期以小说为主的纯文学创作,到中后期以散文为主的转变过程。《艺术评论》杂志李松睿认为,张承志的特殊性之一,是将历史复杂性带入到了当代中国的知识语境。

本次论坛以张承志为讨论对象,深入探讨了张承志的思想资源、内涵和特征,为理解张承志,理解八九十年代的思想转变,以及理解当代中国,提供了有意义的思想路径。

(供稿人: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