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马文所举办第六十五期青年文艺论坛

时间:2016-12-07

2016年10月1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的第六十五期“青年文艺论坛”,在院334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马文所鲁太光主持,主题为“再写‘人境’重构‘现实’——刘继明长篇小说《人境》研讨会”,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文艺报》社、《中国艺术报》社、《文学评论》杂志社、《小说选刊》杂志社、《长江文艺评论》杂志社等的二十多位评论家、学者对知名作家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进行了深入研讨。

《人境》是刘继明沉潜多年后推出的一部长篇力作。小说以马垃和慕容秋为核心人物,以神皇洲和知识界为主要场域,在空间上链接起沧桑巨变中的乡村和城市,在时间上串联起“革命中国”与“改革中国”,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思考“中国往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创作方法上,作家对传统的现实主义进行探索,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指出,《人境》中的主人公马垃和他的哥哥马坷的名字本身就有某种象征和隐喻在内,表明了土地与现代知识分子之间微妙的认同感和抗拒感。他认为,小说正面处理了土地撂荒、农民纷纷进城、农村看不到出路这类新世纪之初的历史场景,彰显出现实主义文学才有的力度和气度,令人感慨和敬佩。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认为,刘继明的《人境》之所以值得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纯文学写作成规的挑战与超越。自1990年代以来,在所谓纯文学的创作理念主导下,我们的文学排斥现实、排斥理想、排斥思想,只讲究“文字游戏”和个人主义生活趣味,把这当成了衡量文学好坏的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刘继明的创作把现实、思想、理想重新请回到文学殿堂,使文学再次丰富和厚重起来,这才是为我们的时代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学。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李云雷认为,《人境》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的优点和长处,将当代文学叙事所割裂的“革命中国”与“改革中国”接续起来,进一步思考了中国往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小说的主线马垃创办同心合作社,是在新的条件下重新探索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另外一条线索就是慕容秋在知识界的活动,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也包括对自我的不断反思,重新确立了同马垃的联系,也就是同人民和底层的联系。这是作家从时代困境之中寻找出路的一次宝贵探索。

在讨论中,与会者认为,《人境》是刘继明深入生活、扎根现实的重要收获,作家用一种整体性的眼光重构当代文学视域中布满裂缝的历史叙述和碎片化的现实世界,其探索勇气和成功经验值得重视。小说中的马垃、慕容秋等人物既携带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又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和“沉郁的思想者”的魅力,为当代中国的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人物典型。与会者还对《人境》与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关系以及“新社会主义文学”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供稿人: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