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马文所举办第六十六期青年文艺论坛

时间:2017-01-19

2016年11月21日,我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在院第五会议室举办了第六十六期“青年文艺论坛”,主题为“返乡书写:事件、症候与反思”。论坛由我院马文所孙佳山主持,广东金融学院乡村文化研究中心黄灯和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潘家恩分别做了主题发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治青年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澎湃》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媒体的三十余名青年学者、评论家、新闻界人士出席了本期论坛。

2015年春节,王磊光《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通过新媒体获得广泛传播并引发社会关注;2016年春节,黄灯《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再次引起热议,同时也让“返乡体”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流行词汇。新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涉及乡愁的“返乡书写”开始成为了当代文化中的焦点议题,乡愁甚至成为理解这个时代的关键词。那么,“返乡书写”写什么?谁在写?为什么这样一种书写形式,能够在文学已失去轰动效应的今天,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与共鸣?它不仅涉及对乡村“天聋地哑”的困境呈现,也涉及农村青年、小镇青年和“农二代”都市青年在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无以安置却又普遍存在的焦灼情感,更指向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以及知识群体对于转型期中国现实的介入。

黄灯论述了为什么自己成为返乡书写的实践者,农村从何时起开始成为人们的精神载体,从何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以及返乡书写为何在当下的语境中影响甚大的问题。

重庆大学潘家恩从四个方面分析“返乡书写”与“返乡体”的问题。第一,区分了“返乡书写”与“返乡体”的异同。他认为,“返乡书写”是相对客观的非虚构写作,“返乡体”则是对“返乡书写”的刻意模仿,是一种具有消费逻辑的网络流行文体。第二,梳理了“返乡书写”的脉络。第三,明确了“返乡”问题实质是城乡困境的问题。第四,指出了“返乡”和“书写”需要深入互动,呼吁将乡村建设与文学书写相结合。

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中,与会者畅所欲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沙壵提出了“返乡书写”的受众是谁,以及能否建立20世纪农村秩序的连续性问题。我院影视研究所张慧瑜认为,“返乡体”的兴盛既与类似笔记的散文体有关,也与中产阶级内在的恐惧相系。马文所鲁太光认为,“返乡体”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返乡书写”则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中国政治青年学院孟登迎的发言则涉及返乡书写的主体、关注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等多个问题。马文所祝东力认为“返乡书写”的涌现与中国的经济周期有关。中央戏剧学院赵志勇提出了如何理解农村生活现状相对改善等问题。马文所崔柯指出,一些媒体关注“返乡体”,实质是征用和制造话题。北京大学李静认为“返乡书写”具有强烈的真实感,易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张志华则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思考了“返乡体”是如何通过遵循商业逻辑的新媒体所传播的。《澎湃》伍禽指出媒体内部具有丰富的差异性。中国人民大学谢尚发从实践角度,指出“返乡书写”从受到媒体关注到产生实际影响还有很长的探索道路。

本期论坛尝试透过“返乡书写”等诸多事件与症候,进一步反思并发掘“乡愁/情怀”背后更为复杂且整体的社会结构与城乡困境。



供稿人: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