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举办第38期影视大讲堂

时间:2021-09-30


2021年9月28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以下简称“影视所”)主办的院庆系列活动“前海论坛分论坛暨第38期影视大讲堂”在院北区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科建设与发展”,来自北京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6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科的历史、当下与未来。论坛由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主持。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郦苏元认为,影视所在电影评论工作、创办《电影文化》(《当代电影》前身)、电影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通过几十年发展,影视所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了很多人才,而且做到了科研和教育互相结合,教研相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指出,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是影视所的最强项,当下研究中国电影历史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出自这里。中国电影史研究已经达到一个高峰,未来需要进行智库研究的转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影视所原所长、研究员章柏青谈到,影视所在外国电影、电影理论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需要传承与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贾磊磊提倡坚持影视所的学术传统,发展影视所的学术优势,应该自觉地把影视艺术研究纳入到整个人文科学研究框架里面,这是我们在新时代面临的重要任务。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对影视所继续发挥正能量学术平台的开创性、独特性和引领性功能抱有特别大的期待,希望在已有的深厚历史积淀之上,以更高的站位、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认为,影视所今后的发展建立在如何认识和总结我们的学术传统和学术传承,如何让严谨的学术精神、注重研究的原创性、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扎实的史料积累等方面的传承有利地发展下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指出,影视所在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著作翻译、电影理论和外国电影史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成就,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厚重、系统、权威。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影视发展的最新状况,影视所肯定要永远保持第一方阵的地位,加强开放性、国际化和跨界力。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赵彤提出了基础性研究和现象研究并重的观点,因为电影学的研究课题、对象、定义都是长时限的研究,这是基础性研究必要的,但是从用以求学的角度来讲,一些短时限、高频率的现象更需要关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王海州肯定了影视所在国家电影领域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是国内最早从事硕士生教育的电影研究单位,也是中国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未来更重要的是继承前辈们开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传统,继续在电影史学、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等领域拓展,瞄准学科发展要点、重点做突破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宗伟认为,学术永远不能够独善其身,不是自说自话,一定要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艺术》杂志主编、研究员谭政从全球视野、大时代出发,阐明了影视科研工作者除了做到对本土电影真正了解之外,还应了解当下的社会思潮,避免盲从。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潘源,以及影视所研究员秦喜清、孙承健、许婧、储双月对院影视学科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在新的技术媒介环境下,如何回归本体研究,提升中国影视学对实践创作的关联性,这个是中国影视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二是在一如继往地做好影视史研究的同时,加强中国影视理论的建设是我们学科发展的未来和方向;三是从话语体系建构的角度而言,应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此次会议对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了探究和展望,也在新时代语境下,为推进中国电影的发展,确立中国电影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助力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整合提供了启示。


    (供稿:电影电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