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28
2012年12月14日星期五,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属下的舞蹈研究所承办、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北京舞蹈学院协办的《三十而立继往开来——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三十周年纪念暨研讨会》,在北京的西藏大厦隆重举行。150余位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福州、昆明、济南、郑州、开封、沈阳、长春等地的舞蹈院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和师生们欢聚一堂,共商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发展大计。
2012,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进入而立之年。今天的中国舞蹈界,从科研到管理,从教育到表演,从创作到制作,各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中,正在有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因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的深造,成为继往开来的支柱人物,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推动了舞蹈事业的发展,而且提高了舞蹈在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地位,甚至让中国的舞蹈研究人才与研究成果,登上了国际舞蹈界,乃至国际学术界的巅峰。
作为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的领军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决定,紧紧抓住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时机,切实贯彻本院“科研、教育、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方向,精心策划并隆重举办了这次意义重大、全国范围的研讨会。
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领导与专家中,既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研究生院院长田黎明、又有北京舞蹈学院院长李续、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吕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费维耀,更有中国古代舞蹈史学家王克芬,而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国舞蹈家协会党组书记兼驻会副主席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罗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现任所长欧建平。
文化学者背景的王能宪副院长在发言中,代表王文章院长和他本人,向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和舞蹈研究所在培养舞蹈高端人才方面30年来取得的辉煌业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吴晓邦、资华筠、董锡玖、孙景琛、王克芬、刘恩伯、郭明达、隆荫培、徐尔充、刘峻骧等老一辈舞蹈研究家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和敬意,并热情勉励正处事业巅峰期的中青年舞蹈学者们再接再厉,争取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的业绩。资华筠先生是舞研所的第二任所长、“舞蹈生态学”的创始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终身研究员和博士与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她认为“这次研讨会是舞蹈界近期最重要的活动”,但因身体不适,无法到场发言,故请欧建平代读了她的书面发言,主题是《研究生教育应以“创造性思维成果”为追求目标》,“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读书、研修、作文……”。王丰副司长代表文化部,对舞蹈研究生教育30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的巨大成绩,以及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传达了教育部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最新精神;而冯双白书记和李续院长则分别代表作为协办单位的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北京舞蹈学院,并从个人的经历出发,对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30年来取得的显赫成就,表示莫大的欣慰与衷心的祝贺。
隆重的开幕式后,是大会的第一场发言,主题是《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的奠基之路》,主持人冯双白以第一批研究生和第二任系主任的身份,激情与才情并发地回忆了三十年前从恭王府起步的经历,介绍了当时已相当丰富的课程;随后播放了由舞研所研究员刘青弋和刘春精心拍摄和编辑的老照片和口述史的视频,让与会者见到了这些30年来为舞蹈研究生教育大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者们的音容笑貌;同是第一批研究生,欧建平则首次公布了两组最具说服力的数据:30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与舞蹈研究所携手,共为内地和香港特区的舞蹈与文化界,培养了134位高端人才,其中包括了76位全脱产硕士、30位同等学力硕士、27位博士和1位博士后;同时,该研究院还招收过6位内地和香港的访问学者,并以一年制的“脱产研究生课程班”和两年制的“集中研究生课程班”等不同方式,为全国各地的舞蹈教育、创作和管理机构培训了340位有用之才;两大类人才的总量多达473人!这些人在进入研究院深造前,已具备了较好的素质,而在于研究院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教育之后,则大多成了各单位的中流砥柱!此后,与会者还聆听了王克芬、隆荫培、徐尔充、刘峻骧这四位奠基时代导师们具有历史磁性的声音,感受到他们各不相同的人生历程与学有专攻,并从马盛德、明文军、罗斌这三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专家的发言中,见证了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30年来的丰硕成果。
第二场大会发言的主题是《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之路》,由北京舞蹈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王伟主持,发言人代表的院校都是在全国舞蹈教育界名列前茅,并已建立了硕士点者——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山东艺术学院舞蹈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福建师范大学舞蹈系、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舞蹈系……其中的北京舞蹈学院正在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艺术学”的博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则正在“音乐学”下培养博士研究生,由此也说明了作为东道主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舞蹈学系,还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独立“舞蹈学”的博士点。
第三场大会发言最具挑战性,主题是《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的优化之路》,主持人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朴永光,首先发言者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前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的现任主任、著名前辈舞蹈学者吕艺生先生,他从自己毕生从事舞蹈教学、研究和管理的经验出发,指出了国内舞蹈研究生教育因发展过快带来的种种弊病,指出了如不尽快加以遏制,必将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危险;舞蹈研究所三位女研究员——刘青弋、茅慧、王宁宁的发言各有精彩:刘青弋针对艺术学学科中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而茅慧和王宁宁则从自身研究舞蹈史多年的学术背景出发,强调了史学研究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意义;曾经主管过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的刘建教授和许锐副教授,还分别讨论了学术硕士和艺术硕士这两类舞蹈学位的不同范畴与功能,以及本科教育如何更好地同研究生教育接轨等新鲜话题。
整个研讨会由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研究员做了言简意赅的总结,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欧建平则认为,这次研讨会之所以获得圆满成功,是因为它成了大家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全体与会者对这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今后能在各大院校中,轮番举办专题性的年会,以便及时解决自身问题,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更加严格的评估标准,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国舞蹈研究生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各领域中的全面发展。
(供稿: 舞蹈研究所 编辑: 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