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纪念·传承·弘扬——《艺术评论》推出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刊

时间:2022-07-19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周年之际,《艺术评论》第6期推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刊。

本期专刊是文化和旅游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规划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实施。我院高度重视,认真策划组织,院期刊管理处负责具体落实,《艺术评论》编辑部联合《文艺研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院创作管理处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相关栏目设置、稿件组织、编写及审定工作。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及院属艺术创作机构、艺术与文献馆给予了大力支持。

专刊共分为纪念、访谈、理论、创作4个部分。纪念部分刊载了14位文艺工作者在院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展示了当代文艺工作者在两个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开展艺术创作、艺术研究的成绩与经验。访谈部分约请王朝闻、张庚、向隅、彦涵、刘炽5位前辈艺术家、学者的后人或学生进行访谈,生动回溯了《讲话》精神对于各位前辈创作、研究的深刻影响。理论部分的文章由相关领域学者撰写,深入揭示和阐发了《讲话》的理论贡献、实践品格、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创作部分集中展示了我院艺术家历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主题创作中涌现的优秀作品。

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道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纪念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书写中国文艺新篇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

《讲话》精神,永放光芒(韩子勇)

扎根沃土 心系民间(田青)

赓续延安红色血脉,践行艺术为民使命(田沁鑫)

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感受(杨飞云)

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董学文)

只此青绿,春光无限(景小勇)

铸魂鉴史 为民族代言(吴为山)

挖掘壁画传统 激发创新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何家英)

《红色娘子军》开创的中国芭蕾范式(冯英)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弘扬中国民乐(赵聪)

《讲话》与革命文艺的使命(祝东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骆芃芃)

编剧创作必须面向人民、扎根人民才能无愧于时代(余飞)

以扎实的科研工作推动当代文艺发展(鲁太光)

(文稿据发言整理,以发言先后为序)


二、访谈

王朝闻:一生践行和传播《讲话》精神的美学大家——邓福星先生访谈(邓福星 王成国)

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哺育下:张庚的艺术活动与实践——王安葵先生访谈(王安葵 谢雍君)

向隅:“第一个来到延安的专业音乐家”——向延生先生访谈(向延生 艺工)

时代、思想与彦涵革命艺术人生——访彦东先生(彦东 郝民 于溟跃)

刘炽:从“延河两岸”到“一条大河”——刘欣欣先生访谈(刘欣欣 崔柯)


三、理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张永清)

电影《柳青》内蕴的三个精神向度(党圣元)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方法论意义(谭好哲)

永远的“大众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历史经验管窥(金永兵)

真理与方法: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宋伟 孙汉阳)

《讲话》与抗日民主根据地音乐创作“大众化”的转变(石一冰)

“向人民群众学习”:从古元的艺术实践看《讲话》对延安时期美术的影响(郝斌 刘晓杰)

以人民为中心:《讲话》指引下的延安戏曲创作及其启示(李有军)


四、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题创作作品展示(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菽一 王盛贞 尹海龙 叶紫 冯宝麟 曲学朋 吕十锁 任清 庄道静 刘少宁 刘松 刘波 刘皓璐 刘新华 刘瑶 刘睿 齐鸣 孙文刚 孙龙本 李丹 李玉旺 李传真 李朋帮 李继飞 李皓 杨飞云 吴为山 吴成伟 吴昊 何家英 何梦琼 张见 张存玫 张晓东 张爱玲 张冕 陈孟昕 林维 郅敏 周涛 郑光旭 孟丽 赵建成 洪方舟 骆芃芃 徐青峰 徐晓东 徐福山 殷玉刚 黑明 蔡奎 管海龙

编辑: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