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7000小时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国家级数字平台上线,中国“音响”如何世界共享?

时间:2022-05-04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建设的“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近日上线试运行,其中包括阿炳《二泉映月》在内的大量濒危传统音乐的珍贵资料约7000小时,许多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绝响”,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和学术价值。这些珍贵的音响资料都是如何采集而来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图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

1950年夏天,音乐家杨荫浏、琵琶名家曹安和在江苏无锡用一台钢丝录音机采录的当地盲人音乐家阿炳(原名华彦钧)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平稳的节奏、委婉的旋律背后,带着几分苍凉,又凝结着几分憧憬和希望,流露出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疾苦的盲人艺术家的深邃情感。

钢丝收音机

据曹安和回忆,当阿炳第一次从“神奇”的铁盒子里听见自己二胡的声音,像孩子一样高兴地笑了。他没想到,随现随逝的音符会被机器记录下来,永久流传。录音之后,阿炳说,他还有许多乐曲,双方约定寒假再录。但当年年底,这位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便因病辞世。夏天录下的六首名作,成为绝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田青说:“杨荫浏先生录制了阿炳六首音乐——三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尤其是《二泉映月》,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张名片、一个代表。而这一切如果没有杨荫浏,这个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像阿炳一样的民间艺人,也不知道有多少首像《二泉映月》一样精彩的乐曲在民间产生,然后便随风消散了。”

2003年,田青(右一)在山西左权红都村考察,与民歌手石占明一起演奏左权小花戏(图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不仅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珍贵档案,也是世界上首个入选的音响档案,在业内也被称为“7000小时”。它们是自1950年起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学者们走遍全国,采集而来的大量濒危传统音乐。如今它以数字化音频的形式免费对海内外公众开放,与世界共享。

1993年,张振涛(左二)、薛艺兵(左一)采访河北安新县王家寨乡郭里口村采访音乐会艺人(图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

“在传统音乐家最好的状态下,及时按下录音键,留下他们一生积累的宝贵音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振涛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他们和一位英国音乐学家合作,对我国河北冀中地区笙管乐社——俗称“音乐会”,进行了大面积普查,将50家班社的情况进行造册登记,整理口述资料,并对演奏录音和录像。冀中笙管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屈家营音乐会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乐社之一。1986年3月起,张振涛和同事们多次赴河北固安屈家营采访冀中管子音乐。

张振涛回忆:“采录时还把他们请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他们录制了六套大曲。录完音后,有两个乐师就去世了,因为都是老年人了。我把六首大曲的谱子全部记下来了。我们采录完音响又把谱子记下来后,有一半的乐师就故去了。可见90年代的抢录赶上了他们最好的时段,这些老乐师还健在,抢录下了珍贵的音响资料。”

“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专题页(图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

1997年,7000小时的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世界首批《世界记忆名录》。和同时期横向比较,像中国这样举全国之力、大规模采集整理传统音乐音响资料的国家几乎没有。入选后,经过20多年的数字化抢救保护,最终形成了目前中国收录传统音乐录音数量最庞大、历史最悠久、珍贵度最高的专业数据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表示:“与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不同,音响档案最核心的价值,除了外部的传载形式,更重要的是所记录的音响内容。因此,音响档案的保护工作具有更大的难度,既要保护管理好原始载体,又要科学准确地数字化提取,还原它所记录的声音内容。”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 韩子勇(图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

打开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仿佛进入一座中国音乐历史的宝库,由老艺人演奏、演唱的珍贵音响资料俯拾即是。新疆老艺人吐尔地阿洪生前演唱的全套十二木卡姆、从黄土高原河曲收集而来的1500多首民歌、1956年健在的全国86位古琴家演奏的270多首古琴曲、苏南吹打乐名家朱勤甫1956年录制的苏南十番鼓《快鼓段》、单秀荣演唱的《茉莉花》……所有音响既可在线收听,也可收藏、分享。记者从中国艺术研究院了解到,平台首批发布约10000条音频数据,此后将陆续推出这批珍贵音响档案的全部曲目。

(总台央广记者 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