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到18世纪》

时间:2022-07-04


著作简介

艺术是历史的,不同时代的艺术之间,其差异性远远大于可通约性。相应地,艺术的理论也是历史的,这不只是说艺术理论有其自身的历史,更重要的是,理论的效用也是历史的。所以,在艺术理论走向科学化的过程中,想要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艺术原理”的想法不仅是天真的,甚至是有害的。基于这样一种判断,《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到18世纪》以一种全景的描述方式,向读者呈现西方艺术理论在学科化道路上的各种努力。

从艺术的学科立场出发,书中紧扣各个时代针对艺术的问题意识及其基本知识语境,清理了所涉猎的核心理论线索;梳理了自古希腊“技艺”概念至18世纪现代艺术学科生成的四个历史阶段;总结出贯穿西方艺术学科史的三大基本特性。本书揭示了西方历史上存在着的边界广阔却贯穿理论化目的的艺术知识图景,其中大量隐含了自由与机械、精英与世俗、理论与实践的等级、区隔与控制。这种二元的张力关系带来了西方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发达,驱动现代艺术因子在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长期交织纠缠中,一点点从知识体系的末端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并在学理层面获得自主发展的条件。

本书深入了“被遗忘的知识”的腹地,从古希腊的技艺理论,中世纪“自由七艺”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高级技术工匠的量化思维、知识与图像的互动、门类艺术的学科化,乃至17、18世纪的科学与技艺、美的艺术等,并在历史的缝隙中为它们找到相应的位置。对它们的重新发掘,是对国内艺术理论现有相关研究的一次补足。


目录

导论

问题一:为何考察西方艺术学科的历史?

问题二:艺术是一门学科吗?

问题三:如何定位艺术学科史?

问题四:为何以概念史为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希腊:技艺理论与艺术的多样学说

第一节 柏拉图的技艺概念

一  作为知识生产的技艺

二  技艺本质:从逻各斯到理念

三  技艺的不同分类体系

四  技艺的理论特性

五  技艺论与柏拉图的艺术体系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与艺术论说

一  自然与技艺

二  技艺的属性

三  技艺与知识(eplsteme)的区别

四  技艺与形式论

五  《诗学》中的艺术本质:政治与历史

六  音乐的价值与本质

七  模仿论与艺术类型

小结

第二章 古罗马:自由艺术的兴起与艺术知识的文本化

第一节 悲剧精神的消褪

第二节 自由艺术知识体系的兴起

一  西塞罗的技艺与艺术观

二  其他思想家的艺术论说

第三节 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架构与造型艺术的文本化

第四节 建筑作为艺术典范:理论与实践的汇合

小结

第三章 中世纪:自由七艺的学科化与机械艺术的确立

第一节 自由七艺作为学术体系

一  圣奥古斯丁:自由七艺与工匠技艺的区隔

二  卡佩拉:自由艺术进入神学知识系统

三  波埃修:确立以“四艺”为基础的科学体系

四  卡西奥多:艺术与科学的区分

第二节 工艺知识与机械艺术体系

一  伊西多:世俗化知识体系下的艺术问题

二  圣维克多·于格:机械七艺知识体系的建立

三  托马斯·阿奎那:艺术概念的哲学化与边界扩张

第三节 基督世界的艺术与“艺术家”

一  上帝与奴仆:圣像崇拜中艺术的二元分裂

二  摇摆于上帝与工匠之间

第四节 大学与艺术知识谱系的扩张

一  大学:世俗与教会知识的合体

二  艺学院:基础知识的世俗性与科学性

第五节 从修道院到作坊:工匠经验的文本化

一  修道院作为知识中心与艺术的保护方

二  西奥菲勒斯神父的工艺写作

三  作坊与工匠的技艺文本

第六节 数学化的门类艺术理论

一  造型艺术的象征与几何学

二  建筑界的艺术与科学之争

三  音乐在自由艺术与实践间的摇摆

四  作为知识分子能力表现的诗歌

小结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科学与艺术知识转型

第一节 人文学科与艺术的知识构成

一  人文主义艺术的多种论说与困局

二  概念辨析: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学科

三  人文学科对艺术知识的具体影响

四  自然科学构成艺术的知识主动力

第二节 量化思维与艺术的知识转型

一  量化思维与“高级技术工匠”

二  艺术学院的建立

第三节 图像与知识的互动

一  印刷术与知识的图像化

二  艺术家作为自然科学的介入者和经验观察者

三  知识公开与程序再现的图像

四  遗产:艺术与科技的图像跨越

第四节 艺术理论的科学化

一  切尼尼:技艺流程与绘画作为一门科学的基础

二  阿尔贝蒂:绘画由科学派生

三  弗朗切斯卡:实用几何与绘画的透视法

四  丢勒:艺术与知识崇拜

第五节 诸艺的比较与统一

一  彼特拉克与薄伽丘:诗画平行与艺术隐喻

二  达·芬奇:绘画学与诸艺比较

三  瓦萨里:“构图”与视觉艺术史

小结

第五章 17世纪: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艺术概念的革新

第一节 知识结构的重组与学院化的艺术理论

一  学科结构的扩张

二  艺术学院与艺术知识体系

第二节 新方法、新科学与艺术概念的丰富

一  弗朗西斯·培根:诗歌想象与工匠经验

二  机械化的世界图景及笛卡尔艺术思想

第三节 艺术与科学区分:从语言特征到知识类型

一  艺术语言的隐喻性特征

二  艺术的本质:“发明”

三  “美的艺术”:现代与古代之间

第四节 诸艺理论的互逆与汇合

一  绘画理论:精准化与诗性化

二  音乐理论:从科学侧向情感

小结

第六章 启蒙时代:现代艺术体系及美学的诞生

第一节 门类艺术与艺术共性

一  门类艺术的理论自主

二  门类艺术的知识共性

第二节 夏尔·巴托:美的艺术与现代艺术体系

一  混乱终结者

二  概念的合法性来源:模仿与技艺

三  美的艺术与模仿理论

四  遗忘与再发现:巴托理论的学科价值

第三节 《百科全书》与狄德罗的艺术概念

一  历史传统与狄德罗的《百科全书》

二  狄德罗对艺术体系的推进

第四节 《<百科全书>序言》与达朗贝尔的艺术原则

一  《<百科全书>序言》:改进培根的知识分类

二  艺术多重内涵与概念分离

三  想象力原则与美的艺术知识体系

第五节 鲍姆嘉通美学中的艺术问题

一  鲍姆嘉通的诸艺术概念

二  新旧之间的思想之源

三  连续与革新:困顿的“爆破手”

第六节 康德的学科判断及其艺术体系

一  美的艺术体系发展概况

二  康德论科学与学科

三  康德的两种艺术概念

四  康德构建的美的艺术体系

小结

一  现代艺术体系确立了吗?

二  现代艺术体系确立了!

三  终结与开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孙晓霞,博士,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主编。研究方向为艺术原理与艺术思想史。著有《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到18世纪》《柏拉图的艺术学遗产》《艺术语境研究》等。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如青年项目“艺术语境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古希腊至18世纪艺术体系演进史”;担任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等。长期致力于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出版信息

书名: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到18世纪

著者:孙晓霞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版次:1

ISBN:9787503964602

编辑: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