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缅怀

转几位对冯老的悼念

  夜不能寐,痛挽冯其庸先生

  有瓜代饭入红楼,

  一片痴心记石头。

  墨迹芸香收拾罢,

  且随玄奘再西游。

  注:冯其庸(1924-2017.01.22),蜚声中外的文史专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因怀念童年以瓜代饭的艰苦生活,取书斋名为“瓜饭楼”。晚年曾十次实地考察玄奘东归路线。

  2017年1月23日凌晨

李宝山

  悼冯其庸先生

  岁交盛世竟游仙,

  京华扬名自在渊。

  胸怀坦洁中天月,

  和霭慈祥一代贤。

  考证项瞳玄奘事,

  造得红楼八百篇。

  梅花凋落香长在,

  红学文史两清妍。

  但闻通郡君犹语,

  昨日音容浮眼前。

  清樽遥祭哀思永,

  洒泪泣悲送师眠。

  后学卷单行敬挽

  2017年1月23日


  昨一日瞎忙,未进“红迷驿站”群浏览,今早打开,满屏悼念冯其庸先生的文字,甚感突然。哀哉 ,又一红学巨擘仙逝,他在,是灯塔,他去,留背影。

  想起第一次与先生谋面是1993年在庐山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那晚会议主办方举办了舞会和笔会,不言而喻举办者是想留下冯先生的墨宝。为一睹先生的神笔,我去了笔会大厅,在欣赏的间隙,与先生聊了片刻。当得知我来自中州古籍社时,先生骤然停下笔,伸出左手大拇指说:“中州是个很好的出版社,我读过你们出的许多书,你们为中国文史哲文献的抢救做出了很大贡献。”闻听先生的话,备受鼓舞和激励。十几年后我到一高校学报并主持《百年红学》栏目(这是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名栏,为我的前任闵虹主编创办的),我编辑刊发了高淮生教授“红学学案”一系列当代红学大家研究红学的文章。在编辑大陆红学家系列中,我产 生了要为在世的十几位红学大家做“专家访谈录”。2013年,我在北京主持《纪念“百年红学”创栏十周年暨“红学学案”出版学术座谈会》时,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冯其庸的弟子任晓辉先生,他很支持,并说:“近几年,先生在红学研究中,有一些新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访谈的形式先发表出来,你准备好联系我,我带你去见冯先生。”回到郑州后,我抓紧做了访谈文案,试拟了数条访谈题目,为进京拜访冯先生做准备。此时,家慈沉疴渐重,不久住进医院直至去世,访谈撂置下来,先期备访的周汝昌、冯其庸二老都已驾鹤西去,如今想来,甚是遗憾。在此转发“红迷驿站”群方老师的一段文字,以示对冯先生的敬挽。“冯其庸先生灵右:红楼梦,梦红楼,人去楼不空,再论一千年;花瓣雨,雨花瓣,春尽花成泥,后来更芳菲。”

张燕萍

中国艺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序号:京ICP 备 07504941 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