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缅怀

冯其庸先生与我的佛像收藏

  冯其庸先生仙逝的噩耗我是今天下午得知的。起初我还以为是误传。去年11月18日我同老领导屈全绳将军探望老人时,他说还有几件大事未了,走了放心不下。但是,打开手机一看,冯先生真的走了!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但这一刻我真的老泪纵横,这不只是伤心的泪,更是痛心的泪!伤心的是我失去了一位钟爱金铜佛教造像的良师巨擘,痛心的是国家失去了一位文化巨人。 我与冯其庸先生原来并不认识。12年前经老领导屈全绳介绍,冯先生临我的古代金铜佛像展厅参观。我过去只听说冯先生是红学大师,并不了解先生对佛教文化和佛教造像有很深的造诣。观瞻当中,先生对佛像的时代、地域、造形以及工艺都有精湛的评论,尤其是对永宣佛像的点赞和推崇让我这个收藏了30多年的人也自愧不如。冯先生边看边讲解,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当时先生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却看不出丝毫的疲惫。


  过了一段时间,先生亲自打电话说他还想再来看看佛像。就在这次观瞻之后,我告诉先生,为了弘揚佛教文化,我准备无偿向国家博物馆捐赠22尊明清金铜佛像。先生既兴奋又震惊,当即表示,这是汉藏佛教文化史上的一次壮举,值得大书特书。我邀请先生届时莅临指导,先生当即答应并说他还要在捐赠仪式上讲话。2009年4月8日,捐赠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全国政协孙家正副主席、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和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陪同冯先生在主席台就坐时,会场上的观众对这位老人投去了敬仰的目光。就是在这次捐赠仪式上,先生以《有功于千秋万代》为题目,发表了热情衷恳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李巍先生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的22尊极其珍贵的汉藏金铜佛像,不仅是国家一级藏品,有的还是独一无二的藏品。”捐赠仪式之后,《中国文化报》充分报道了这次捐赠仪式,并全文刊登了冯先生的讲话。 给国家博物馆捐赠了22尊金铜佛像之后,冯先生又提示我做两件事情,一是在北京房山藏经洞附近建立一个金铜佛像博物馆,由他出面和有关部门联系。二是出一册大型精美的汉英文金铜佛像图集向海内外发行,并介绍刚从国外回来不久的藏传佛教著名教授沈卫荣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同时抱病亲自去301医院请季羡林先生担任总顾问,并给图册题辞。之后又函请定居香港的饶宗颐先生为图集题词。时年85岁的冯先生不仅自己为图集题写了“雪域瑰宝金铜铁证”的墨宝,还夜赋《八声甘州》一阙,书写在宣纸上赠我作为存念。


  一年多后,在季羡林、饒宗颐、冯其庸、王尧、谈锡永、金维诺、步连生、孙国璋等老先生和王家鹏、沈卫荣、张志伟等后起之秀的专家学者鼎力支持下,大型图集《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一书于2009年11月23日在北京出版发行。冯先生不顾身患沉疴,专程出席了图集的发行仪式,并作了《国家第一流宝藏》的讲话。先生在讲话中指出:“这部巨著里收藏的金铜佛像全都是国宝,举世罕见,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后来我登门向先生道谢,才发现先生的瓜饭楼内收藏了不少不同材质的佛教造像。我这才知道冯先生从50年代就开始对佛教造像的研究。冯其庸先生走了,我没想到去年11月同他的告别会成为诀别。但是,我会牢记冯先生的嘱託,更加努力地收藏和保护金铜佛像,让我收藏的珍贵佛像为弘扬中华文化,实现民族复兴彰显出更加灿烂的丰彩。

中国艺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序号:京ICP 备 07504941 号-1